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央行阻升台幣 力守29關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6/01 第537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央行阻升台幣 力守29關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資本周加大匯入力道,昨(31)日股匯雙漲,台股由跌轉漲,新台幣開盤後也由貶轉升,早盤勁揚1.26角至29.018元,一路往29元整數關卡敲進,不過央行不樂見新台幣匯價漲勢過猛,出手調節力守29元關卡,新台幣終場以升值7.9分收在29.065元,升破29.1元,連五個交易日走升,創一個半月新高。

總計5月以來,新台幣強勁升值4.15角或1.43%,終結連四個月貶值。主要亞幣也多上演升值行情,包括日圓升值1.77%,韓元升值1.51%、星元升值0.62%,僅人民幣貶值1.07%。

昨日台北與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爆出20.23億美元大量。匯銀主管指出,台股上漲,外資力道匯入大,至少淨匯入7億~8億美元,本周外資匯入力道高於上一周,但央行力守29元整數關卡,進場調節,加上出口商月底拋匯等,擴大新台幣昨日成交量破20億美元。

國際美元近期出現疲態,亞幣回穩,新台幣昨日強勁升值0.27%,表現優於韓元升值0.11%,另外,人民幣升值0.04%。美元指數昨日則是升值0.05%。

假設外資熱錢持續匯回,匯銀主管認為,新台幣匯率有機會重返28元字頭,但仍必須關注美國聯準會6月釋出的升息路徑,是否與市場預期吻合。

美國聯準會(Fed)可能由鷹轉鴿消息傳出,熱錢狂回到新興市場,匯銀人士指出,新台幣30日強彈超過2角,寫逾兩年來單日最大幅度,外資匯入力道延續到昨日,促使新台幣在盤中勁揚逾1角。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新台幣5月先貶後升,如同洗三溫暖,匯價從4月底的29.48元,一路貶值到5月12日的29.823元,5月中後終於擺脫溜滑梯走勢,開始強勢走升。

總計新台幣5月升值1.43%或4.15角,但升值力道仍低於日圓的1.77%以及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元的1.51%。

今年以來至5月底為止,美元指數強升6.26%,仍為全球最強貨幣,日圓仍是最大受災戶,今年累計重貶9.89%。

相較韓元今年以來貶值3.91%,新台幣貶值4.73%,貶值幅度超越韓元。另外,人民幣貶值4.24%、星元貶值1.26%。

 
台幣6月28.5~29.5波動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6月表現,是否能延續5月下半月的強勁走勢?匯銀人士昨(31)日分析,新台幣短線的確有機會升破29元,但後續仍須關注美國聯準會(Fed)6月釋出的升息路徑,假設真的如想像中鴿派,國際美元偏弱,新台幣的確有升值動能。匯銀人士估計,新台幣6月將在28.5元到29.5元區間。

匯銀人士指出,近期新台幣篇強勢升值,主因來自國際美元走弱,資金往新興市場倒,台股也出現反彈回升。

而後續必須觀望外資是否繼續流回台灣,須觀看美國聯準會後續的升息路徑,是否如市場預期吻合。目前市場預期,美國將在6月、7月分別升息2碼(1碼為0.25個百分點),假設9月如市場預期,有可能暫停升息、或是升息腳步緩慢,美元的確會偏弱。

但匯銀人士仍提醒,台美之間仍有利差,美元具有利差優勢,新台幣升勢即便短期升破29元大關,也可能受到利差因素影響,資金重返美國。

此外,匯銀人士觀察,認為央行這兩天力守29元整數關卡,也是必須觀望的重點。

 
央行:金融情勢有六大風險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央行昨(31)日發布金融穩定報告,公布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六大風險,包括全球經濟走緩且金融情勢轉緊縮;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恐大幅放緩,加速政府債務風險攀升;台債殖利率恐受到全球債券殖利率影響走升,風險利率升高;台股受到國際消息影響被牽動;壽險雖獲利創新高但面臨較高市場風險;票券公司流動性風險仍高。

央行強調,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後續發展對台灣經濟金融可能影響,並適時採取相關因應措施,以促進國內金融穩定。

央行報告指出,去(2021)在各國陸續施打疫苗、防疫措施放寬及大規模貨幣政策支持下,全球經濟大幅復甦且物價漲幅擴大,歐美股市則持續走強,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達 6.57%,創11年新高,CPI年增率1.96%,物價漲幅相對歐美溫和;外債償付能力佳,且政府財政維持於可控制範圍。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潘雅慧指出,展望今年,疫情反覆及俄烏衝突未息,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升高,預期全球經濟成長將放緩降至2.9%,物價漲幅明顯升溫,全球CPI年增率將明顯升溫至6.7%。

央行指出,為抑制全球通膨,歐美主要經濟體央行逐步加快貨幣正常化腳步,此不確定性因素將衝擊金融市場震盪加劇,加上俄烏戰爭地緣政治風險,也將會牽動台灣股市表現,必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此外,2022年中國大陸受政府「清零」措施持續壓抑服務業及消費動能,且俄烏戰事及近期主要城市封城等因素影響,經濟成長恐大幅放緩至4.3%,加速政府債務風險攀升。

展望台灣今年發展,潘雅慧指出,雖然預期台灣出口及民間投資動能可望延續,但疫情升溫影響消費成長,且俄烏衝突及供應鏈瓶頸推升物價,主計總處已經預期經濟成長將下滑至3.91%,通膨上升、CPI年增率預測值上修至2.67%。

國內金融業雖然可以享受到國內外升息果實,但相對壽險公司債券部位仍有可能出現短線評價損失或評價利益縮減。

央行指出,2021年,人壽保險公司稅前盈餘較前一年大幅增加88.5%至3,885億元,年底平均資本適足率續升至335.17%,去年底壽險公司國外投資部位持續成長至19.92 兆元。

此外,票券公司授信品質尚佳,惟應注意疫情發展影響;以短支長情形依然存在,流動性風險仍高。

 
防疫險理賠 今年已逾40億
記者紀佳妘、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新冠肺炎持續延燒,整體疫情仍處於高原期,牽動防疫保單理賠尚未達到高峰,金管會昨(31)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到5月30日為止,12家產險公司防疫保單共承保296.7萬件,保費收入24.51億元,然而理賠金額衝破40億元大關、來到40.4億元,不僅遠超過今年已收保費,近一周平均每日理賠更超過2億元。

金管會公布防疫險最新銷售概況,今年截至5月30日止,一般法定傳染病防疫險承保件數296.7萬件、保費收入24.5億元,理賠件數衝破10萬件關卡,來到11.5萬件,理賠金額也攀高至40.4億元。

相比先前截至5月23日的統計,防疫保單理賠件數從7.3萬件增至11.5萬件,理賠金額亦從25.82億元暴增至40.4億元,短短一周,理賠件數大增逾4.2萬件、理賠金額大幅成長14.58億元,相當於平均一天理賠逾2億元。

產險業者表示,防疫險理賠申請具有時間遞延性,主要是確診或隔離民眾多半會在治療或解除隔離後,才會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以5月後國內確診案例爆大量來看,目前尚未到達理賠高峰,預估6月、7月以後將會湧現,目前正緊盯疫情變化,適時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可能瞬間湧入大量的理賠潮。

至於承保件數近一周增加27.6萬件,保費收入亦成長3.32億元,平均下來一天仍有約3.9萬件完成核保,金管會已協調各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完成核保,預計6月底前可將目前核保中的案件全數消化完畢,同時亦會每周掌握各保險公司核保處理的進度。

疫苗險部分,今年截至5月30日,承保件數158萬件、保費收入6.09億元,理賠件數則逼近萬件、來到9,226件,理賠金額也成長至3.43億元。與5月23日統計相比,一周下來,疫苗保單承保件數增14.5萬件、保費增0.43億元,理賠件數增逾3,000件、理賠金額增逾億元。

 
羅智先:統一集團產品凍漲
記者黃淑惠、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統一(1216)昨(31)日召開股東會,統一董事長羅智先親自主持,談到今年景氣,他認為,今年的景氣還是得取決於疫情的變化,至於原物料價格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全球正面臨農糧短缺、食品通膨壓力龐大,統一集團產品調價會三思而後行,還是會維持「凍漲」。

受到疫情、戰爭等影響,過去一段時間「黃小玉」及棕櫚油等食品原物料價格飆漲,統一業績也會跟著受累。不過,羅智先還是認為,消費者才是永遠的,原物料波動是一時,統一集團對於產品調漲會三思而後行,重申「凍漲」決心。

過去一年「黃小玉」、棕櫚油等食品原物料價格飆漲,身為台灣食品龍頭、統一首當其衝,羅智先指出,會儘量在生產流程上進行優化,進一步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攀升的壓力。

至於未來成長動能,羅智先表示,今年景氣還是得取決於疫情的變化,疫情穩定,統一成長的動能就可以正常,否則實在不好預估。至於未來的成長動能,自身成長和策略併購都是選項,自身成長是較可掌控,企業整合就要看機緣。

他說,在疫情下,社會和消費者的需求在本質上,並沒有改變,只是隨著客觀形勢,在優先順序上有所調整或移轉。因此也會檢視統一現在的運作模式,是不是能適應疫情下所產生的限制,或引發出來新的商機,或是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需要重新組合,他也因此看到許多不足的地方,這些都是未來能進一步成長的空間。

統一砸百億元興建台南物流園區,今年動工,統一持續布建物流,很多人都說物流是布建最後一哩路,羅智先認為,他對所謂「最後一哩路」有新的詮釋,應該是「最近一步路」,商品和服務要實際「被吃掉」或「喝掉」,或者「消費掉」,才叫做最近一步路。羅智先指出,以此標準看,統一持續布建物流的基礎建設,只是提供自身未來有更好條件能朝此目標,但就算在五年間內, 都還不見得能做到這個理想。

 
長榮航 唱旺下半年客貨運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長榮航空(2618)昨(31)日舉行股東會,全球解封、大陸復工等因素,董事長林寶水、總經理孫嘉明均唱旺下半年航空客、貨運市場。

從貨運來看,大陸上海復工,海運、航空貨運需求出籠,海運塞港將使貨量外溢到航空市場,使得5、6月航空貨運市場出現化學變化,已經從「五窮六絕」變為「五追六趕」。

至於客運,解封復飛商機挹注,推估第4季客運座位數可望恢復到疫情(2019年)前的六成,其中歐洲米蘭跟慕尼黑解封第4季有望開航。但林寶水指出,由於油價等各項成本攀升,機票無可避免一定是漲價。

林寶水表示,後疫情時代機票價格非漲不可,主要是受到成本攀升影響;首先油價高漲對航空業來說是一個很大變數,油價占成本已達三成,如果油價居高不下,還有可能攀升到四成,通膨造成很多地勤代理成本增加,航空公司各項成本增加,必須反應在票價上,像美國地區國內票價就漲很兇,疫後票價最少會漲三成以上,希望今年營收、獲利會比去年好。

孫嘉明表示,客運市場解封後需求商機充滿潛力,推估第4季客運座位數可望恢復2019年的六成,客運市場布局也會陸續恢復,今年度長榮航已規劃新航點。

長榮航有二架787新機將於Q4交機,考量到客運市場解封後需求,會陸續強化客運布局;今年度預計國內如果在7、8月解封,歐洲米蘭跟慕尼黑最快也會在Q4開航。

另外,全球航空客運市場都受到邊境管控影響,隨著各國陸續解封,國內也會開始開放邊境管控,7月恢復曼谷航班,亞洲航點還有菲律賓,在第4季也會列入開航規劃。

此外,長榮海運為了讓所有股東都滿意,先配息讓股東領到股利,再另行公布現金減資時程。昨日董事會決議6月29日除息、7月28日發放現金股利。另,因現金股利因發行國內第四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債權人申請轉換普通股,所以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7.99元。

 
廢棄物清理法翻修 三方向
記者翁至威、林政鋒、謝柏宏/台北經濟日報
環保署昨(31)日表示,《廢棄物清理法》即將展開立法以來最大規模修法,初步有三大重點方向,包括提高罰則、徵收「資源循環推動費」、明確廢棄物定義及分類。據悉,對水泥業、鋼鐵業等影響較大。廢棄物管理處長賴瑩瑩表示,預計6、7月預告草案,下半年會逐步與產業、民間團體展開溝通。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中鋼目前約92.5%廢棄物由廠內回收利用,支持及落實執行循環經濟及區域能資源整合工作,將依法令規定辦理。水泥業者回應,水泥業從上游石灰石原料到下游水泥製品,生產流程可做到循環再利用;「廢棄物清理法」修法增收資源循環費,以補貼廢棄物處理的業者,水泥業者是受惠廠商。

廢清法1974年立法以來,數次修正多是針對部分條文調整,這是立法以來首度經過盤點、整理,展開最大規模修正,預計77條文有半數以上翻修。

環保署昨天釋出初步修法方向,首先是提高罰則。賴瑩瑩表示,現行廢清法規定,若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或未依規定清除、再利用廢棄物,導致汙染環境等情形,可處以刑罰,最高可處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併科1,500萬元以下罰金。

未來擬將最高刑期提高到七年,若廢棄物棄置在農地或環境敏感地區,罰金提高至2,000萬元;針對雇主也新增條文,罰金提高至十倍。除刑罰外,也提高行政罰鍰,從最高1,000萬提高至1,500萬元。

其次是新增資源循環推動費。賴瑩瑩表示,擬訂定收費公式,直接向廢棄物產生源(如產生汙泥、爐渣的業者)收費,向下補貼給再利用機構或最終使用者,透過補貼提升再生粒料競爭力。

最後是明確廢棄物定義及分類,賴瑩瑩表示,一般事業廢棄物項目中預計將納入商業。

 
國際財經要聞
印度預測雨季降雨量正常 推升農產助經濟
新德里3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印度氣象局今天預測,今年雨季降雨量可望維持正常。這是亞洲第3大經濟體印度連續第4年夏季雨量正常或高於正常情況,將可推升農產、有助整體經濟成長。

路透社報導,印度氣象局長莫哈帕特拉(Mrityunjay Mohapatra)在記者會中指出,印度今年雨季降雨可望達長期平均雨量的103%。

印度氣象局4月預測今年雨季降雨將達到長期均值的99%。

當年6月起的4個月內降雨量介於50年平均雨量的96%到104%,印度氣象局就定義為正常。

莫哈帕特拉說:「現階段,我們判斷降雨大體上可望會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他表示,6月的雨季降雨可望正常。

今年雨季降雨29日已從南印克勒拉省(Kerala)海岸開始,比通常開始時間早了兩天。

主要生產大豆和棉花的中部地區今年雨季降雨可望正常。雨季降雨豐沛可以助長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的稻米產量。

印度本月出人意表決定禁止小麥出口,令人憂心當局是否也會限制稻米外銷。政府官員和業界人士告訴路透社,印度沒有遏制稻米出口的計畫。

因為灌溉系統不發達,全球最大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的印度,幾乎半數農地仰賴雨季降雨滋潤。農業在印度2兆7000億美元經濟規模中占比約15%,養活13億人口中的一半以上。

 
歐元區5月CPI再創高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元區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再創新高,使歐洲央行(ECB)認為7月起逐步升息就足以抑制通膨的觀點面臨挑戰。

路透報導,歐元區5月整體CPI年增率從4月的7.4%升至8.1%,高於市場預期的7.7%,且再度改寫新高。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後,5月歐元區CPI年增率升至4.4%,也高於上月的3.9%,而不計食品、能源、酒精及菸草價格的通膨年率為3.8%,超越上月的3.5%,反映推升物價的不僅是能源,其他產品的價格也正在上漲。

新冠疫情後的供應鏈問題,加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推高產品成本,使歐洲各地物價過去一年來急劇上漲,也暗示歐洲長達十年的超低通膨時期已結束,物價飛揚的新時代到來。

儘管歐元區5月整體通膨率已攀抵ECB 2%目標的四倍,但ECB決策官員者可能更擔心物價上揚並非暫時性,而是長期現象。

ECB的存款利率目前為負0.5%。為了抑制通膨,ECB總裁拉加德和首席經濟學家連恩已表示,將在7、9月的決策會議各升息一碼。然而,一些決策官員及經濟學家質疑,ECB的升息幅度不足以抑制通膨,尤其是通膨迄今毫無減弱跡象。

一些官員已提議7月實施ECB史上首次升息2碼,呼應美國聯準會(Fed)升息2碼的最新決策。荷蘭央行總裁諾特表示,5月和6月通膨數據將決定是否有必要採取這類行動。

在此同時,義大利央行總裁畢斯柯、法國央行總裁維勒魯瓦德則持反對積極升息。義大利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小幅擴張,歸功於商業投資勁揚,抵銷家庭消費及淨國外貿易額減少的衝擊。法國第1季經濟較前季萎縮0.2%,因物價高漲拖累消費者支出。

 
歐盟達成對俄石油禁運協議 國際油價走勢分歧
紐約3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國際油價今天走勢分歧,由於中國放鬆防疫限制措施,歐洲聯盟昨天達成對俄羅斯實施部分石油禁運協議,布倫特原油今天上揚,但是西德州中級原油下滑。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交割價下滑40美分,來到每桶114.67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7月交割價攀升1.17美元,來到每桶122.84美元。布倫特原油兩個月來首次漲破每桶122美元,盤中一度攀上124.64美元,是3月9日以來最高點。

 
結束動盪5月 道指跌222點 那指月跌2.1%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美股31日在拉鋸中下跌,投資人結束了一個動盪的5月,史坦普500指數在通膨和衰退擔憂影響下一度跌入熊市區域。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22.84點或0.67%至3萬2990.12點。史指下跌26.09點或0.63%至4132.15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盤中最高上漲0.5%最低下跌近1.6%,收跌49.74點或0.41%至1萬2081.39點。

在30日的假期休市後,美股結束了雲霄飛車般的5月。道指和史指本月收盤時變化不大;受前周大幅上漲的支撐。那斯達克指數當月下跌約2.1%。

Bleakley Advisory Group投資長布克瓦(Peter Boockvar)表示:「市場正在消化上周後段的大幅反彈,並試圖找出其立足點。」「就通膨、貨幣緊縮和利率上升等主要問題來說,我們仍遠未擺脫困境。」

31日的走勢凸顯出人們對高通膨正在拖累經濟成長的擔憂。在歐洲,同日公布的歐元區通膨數據連續第7個月創下歷史新高,5月飆升8.1%。

石油市場的走勢也是投資人首要考慮因素。在歐盟同意禁止從俄羅斯進口大部分原油後,油價一開始上漲。隨後因《華爾街日報》報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正在考慮暫停俄羅斯的石油生產協議,油價從高點回落。

能源股是表現最差的史指類股,早盤漲幅最大。雪佛龍下跌2.03%,斯倫貝謝(Schlumberger)下跌4.65%。

與經濟周期相關的工業股也下跌。霍尼韋爾(Honeywell)和Nucor分別下跌1.39%和3.81%。

醫療保健是另一個表現不佳的類股,下跌1.2%。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 Inc)是道指跌幅最大的個股之一,下跌2.01%。

與此同時,一些大型科技股的反彈為整體股指提供了一些支撐。亞馬遜上漲4.4%,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上漲1.29%。

5月初,聯準會(Fed)將利率提高0.5個百分點,以抑制世代相傳的高通膨。由於市場參與者擔心Fed收緊政策將引發經濟下滑,因此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

摩根史坦利的威爾森(Mike Wilson)在報告中表示:「現在普遍認為通膨上升和成長放緩,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已被完全反映。」

沃爾瑪和Snap等公司5月發布令人失望的上季財報顯示,通膨傷害了美國消費者並侵蝕了企業利潤。

投資人還關注烏克蘭持續的戰爭和中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對全球大宗商品和供應鏈挑戰的擔憂。

在一片負面的逆流中,股票陷入掙扎。史指在5月20日短暫跌入熊市區域,一度較歷史高點低20%。與此同時,道指創下1923年以來最長的單周連跌,在上周反彈前連續8周下跌。

道指和史指上周創下2020年11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道指當周收漲6.2%,結束連8周跌勢。史指上周上漲6.5%,那指上漲6.8%,在連續7周下跌後收高。

即使如此,股指仍遠低於高點。道指較歷史高點低10.7%,史指下跌14.2%,那指下跌25.5%。

Wolfe Research策略師申耶克(Chris Senyek)在報告中表示:「熊市非常難以駕馭,因為它們本質上是波動的,而且其間容易出現大幅上漲。」

【中央社/紐約31日綜合外電報導】

由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成員發表鷹派談話、美國公債殖利率攀高、美國5月消費者信心下滑以及投資人關切通貨膨脹,美股今天收低。

道瓊工業指數下滑222.84點,或0.67%,收在32990.12點。

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26.09點,或0.63%,收在4132.15點。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下挫49.74點,或0.41%,收在12081.39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跌挫16.665點,或0.53%,收在3098.687點。

 
明年仍晶片短缺 美商務部長:台積電與台灣是重要夥伴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5月31日在一場電話簡報會表示,全球晶片短缺可能延續到明年,甚至到後年年初以後才有機會緩解,她呼籲國會盡速通過補貼半導體產業的法案,否則這些晶片大廠恐外流,對美國不利。

此外,雷蒙多表示,台灣是美國重要夥伴,尤其是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有台積電,商務部與台灣方面也有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美台將持續深化經濟關係,美國正就科技貿易和投資與台灣展開積極對話,美國將持續尋求與台灣合作。

雷蒙多日前隨美國總統拜登訪問南韓和日本,隨即飛往瑞士參加達沃斯經濟論壇;拜登發布印太經濟架構(IPEF)後,台灣無緣首輪參與,雷蒙多31日回應記者表示,美台將持續深化經濟關係。

 
美股齊跌道瓊跌逾200點 市場關注通膨和Fed官員發言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三大指數周二(31日)齊跌,油市震盪使繼持續攀升的通膨受到關注,同時投資人正消化聯準會(Fed)一位官員的鷹派發言。

道瓊工業指數跌222.84點,或0.67%,收報32,990.12點;標普500指數跌26.09點,或0.63%,收在4,132.15點;那斯達克指數跌49.74點,或0.41%,收報12,081.39點。標普和道指5月走勢持平,那指月線跌2%。

華爾街日報31日引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代表的話報導,部分OPEC成員國正考慮暫時將俄羅斯排除在石油產量協議之外,因為西方制裁打擊俄國的增產能力。原本盤中走高的標普能源股指數應聲下跌。

Fed政策也是投資人關心的首要問題。美國總統拜登31日會見Fed主席鮑爾,討論正在掏空美國民眾荷包的通膨問題。拜登在會議前表示,控制通膨是他的首要任務。

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30日表示,Fed應準備好在未來每次例行會議都升息2碼,直到通膨牢牢受控。

投資管理解決方案公司Natixis投資組合經理賈納西維茨說:「市場正試圖弄清楚Fed行動的盡頭在哪里。」

長期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雖對股市是好消息,但有關OPEC和俄羅斯的最新報導,已對能源業產生影響,可能已使整個市場受到驚嚇。賈納西維茨說:「這是讓市場緊張不安的事。股市開盤時,正是能源股推動大盤上揚。」

在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中,能源股跌1.6%跌最深。標普非必需消費品股漲0.8%,通訊服務類股漲0.4%,電商巨頭亞馬遜和Google對標普500指數帶來最大提振。

BMO資本市場公司副投資長史麗芙說:「目前市場有太多令人擔憂的因素,不可能出現V型走勢。俄烏戰爭、全球經濟與通膨,以及Fed政策等不確定性環伺,股市一段時間內將在平盤狹幅波動。」

史麗芙認為:「部分投資人擔憂的是能源價格,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能源價格確實影響民眾的消費意願。民眾真的注意到雜貨店裡的商品價格上漲。」

美國最新數據顯示,5月消費者信心稍微下滑,原因是通膨居高不下和利率上升迫使民眾購買汽車和房屋等大宗商品時更加謹慎,這可能抑制經濟成長。此外,標普╱凱斯席勒房價指數顯示,3月全美20大城市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飆漲21.2%,創下歷來最大漲幅。

美國預計本周公布非農就業報告,投資人將從中尋找有關勞動市場的蛛絲馬跡。

在美國上市交易的加拿大礦商Yamana黃金公司漲3.7%,因稍早有消息指出,南非礦商Gold Fields同意以67億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購Yamana。

醫療設備器材業者Dexcom漲3%,該公司稍早否認與胰島素幫浦製造商Insulet洽談合併的相關報導。

 
要聞
股債波動 壽險業淨值單月蒸發5千億
記者巫其倫、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股債波動劇烈,壽險業淨值大蒸發,金管會昨公布,壽險業四月淨值跌破兩兆大關,較去年四月底減少八一一三億元,年減幅度達百分之卅二,相較三月底單月蒸發近五千億元。金管會分析,主要是利率上升、股市下跌,導致投資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減少。

金管會保險局昨公布,四月底保險業整體淨值為一兆八四五六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八一三九億元,年減百分之卅點六。其中,以壽險業淨值減少最多,若與三月底淨值兩兆一九三○億元相比,單月就減少四九三八億元;產險業淨值一四六四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廿六億元、年減百分之一點七。

央行金檢處副處長潘雅慧也說明,壽險業投資部位很多都在海外,短期會受國外升息影響,會因利率上升、價格下跌,短期評價上會有損失;但長期對壽險業將是利多,因壽險業是長期投資,升息利率走高,收益將提高。

 
元大集團十位高管異動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元大金控(2885)今年股東會將全面改選董事,董事換屆前,子公司高階主管先行展開一波調整,為經營團隊培養未來接班人才庫。

包括證券、投信、投顧、創投與資產管理一共十位董事長、副董與總經理級高管異動,其中不乏原本為副總級或海外分支主管回台高升,且熟稔元大集團企業文化,有利金控橫向整合、縱向指揮更順暢。

元大金控昨(31)日公告派任非凡電視前新聞部總監胡睿涵至子公司元大投顧任董事一職,投顧預定今(1)日召開董事會推舉胡睿涵為副董,另外,元大國際資產也預定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元大金策略長吳杰兼任副董,至此元大金本波子公司高階人事調整暫告段落。

此波異動除胡睿涵外,均為內部主管晉升,凸顯元大金的內部高階人才培育制度已成熟,且升遷管道暢通,另外,這些內部主管在集團的歷練完整,組合上可說是「老將加新血」,既可穩固現有營運基礎,新任的證券副董黃維誠、總經理王義明,以及新任投顧董事長葉賢麟、總經理施汶秉,四人兼擅海外財管與通路,則可持續發揮元大現有通路優勢,深耕大財管尤其新的高端財管2.0及海外業務。

元大金近年集中集團力量全方位整合,從商品、通路到行銷服務都積極連動,每次高階人事調度都使子公司間合作關係更趨緊密。

元大金今年6月股東會董事改 選,過往改選換屆同時,集團內都會有較大幅度的人事變動,包括之前黃維誠自海外調回元大證總公司出任總經理等,都是元大金人才庫與培養接班梯隊的一環,今年改選再進行一波子公司人事調整,並不意外。

元大金此波拔擢多位集團內部培養的中生代人才,還有元大投信新任總經理由曾在元大投信、投顧體系服務多年的謝忠賢擔任;元大創投新任總經理則是由創投內部資深副總彭俊豪擢升。

元大國際資產內部規劃金控策略長吳杰兼任副董事長外,也調整推動元大自有大樓都更作業的元大證券資深副總周建裕出任資產管理總經理,期待結合吳杰的創意與協調、執行力,以及周建裕對都更作業與法令專業。

 
華新麗華精準布局 聚焦綠能、車用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華新(1605)三大事業體涵蓋不□鋼、資源與電線電纜,近期不斷搶進上、下游,業內人士說,這些布局看似複雜,其實非常精準,都是聚焦在綠能、車用領域,而這是全球大趨勢,華新可望成為大贏家。

華新指出,汽車供應鏈廠商需經過長時間認證,連生產地點、設備、製程都不能改變,進入認證不容易,因此像是投資義大利CAS公司,就是看準很多汽車工廠在歐洲,與車廠直接供應鏈關係緊密,也期盼未來透過產品認證,帶到大陸工廠或台灣生產基地,不排除日後還會再做相關布局。

華新切入電動車鏈眼光精準,順勢提前布局電動車市場,今年以來動作不少,資源事業方面,看準冰鎳市場可同時供應不□鋼、電動車、儲能設備等所需,向大陸青山集團取得印尼旭日公司過半股權,總投資額3.8億美元(約新台幣110.35億元),建置冰鎳廠及發電廠,預計今年底完工,2023年開始全產全銷,未來每年產量約當為純鎳金屬5.5萬噸,待旭日完工後,華新整體鎳產量預計增加70%至約6.8萬噸。

電線電纜方面,華新擁核心技術優勢,要搶高速電動車充電槍市場,目前已完成研發,進入高成長期階段。

 
台塑化美國路州案 暫緩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塑化(6505)美國路州案確定暫緩,台塑化董事長陳□郎在昨(31)日股東會上表示,時空條件已經不同,須等疫情過後,包括戰爭、原物料、供應鏈等都確定後,再行評估。

陳□郎強調,投資金額高達94億美元的路州案,所有規畫都已做好了,(工程)隨時可發包出去,惟須重新評估後才能決定再啟動。

陳□郎表示,當時會勘進行相當順利、速度很快。在2020年1月6日就把所有的規畫案做完,而且拿到美國所有環保證照。照原本進度,其實之後就可以發包工程準備動工,但沒想到,2020年2月開始遇到疫情爆發,整個世界就大亂了,美國這邊也一樣,當時因為疫情,路州政府說禁止動工。

更沒想到,美中貿易戰將全世界的供需都打亂了,現在又有物價、人工工資、通膨等問題。陳□郎說,整體路州投資案都要重新檢討,才能重啟。

儘管路州投資案卡關,但台塑集團近期仍持續增加赴美投資項目。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就日前指出,將斥資5.64億美元擴建德州第3期PP(聚丙烯)廠,年產能目標25萬噸,預計2023年第1季可完工投產。

另,台塑5月上旬才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子公司,在德州康福廠區新建年產能10萬噸之1-己烯廠;完工後,6.3萬噸自用,3.7萬噸將外銷供應國際市場,預計2025年10月完工、12月投產。

 
生技設備投資 將適用抵減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租稅優惠擴大,經濟部近日預告相關子法,其中對於生技公司投資機械設備的投資抵減辦法方面,預告草案共三大重點,包括定義適用範疇、申請方式、虛報投抵處罰方式等,預告期30日,各界仍可表達意見。

生技條例去年底修正公布,延長施行日期至2031年底,且擴大適用獎勵範疇,其中新增生產製造用機械設備投資抵減,生技公司同一年度投資在全新機械設備或系統,達1,0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可在營所稅30%限額內抵減。

其中抵減方式分為兩種,第一是以支出金額5%,在當年度抵減;第二是支出金額3%,三年內抵減。生技公司可二擇一適用。

而經濟部近期也預告相關子法,共三重點。首先是明確定義機械設備,必須是公司為生產製造或受託開發製造新藥、高風險醫療器材、精準醫療等產品,而購置的機械設備或系統。草案也進一步明定所謂「系統」,是指提升機器設備產能所需軟體。

第二在申請方式上面,公司申請適用生技條例的投資抵減,應在辦理投資年度營所稅申報期間開始前四個月起,到申報期間截止日內,依規定上傳相關資料及證明文件,完成線上申辦。

其中證明文件包含統一發票、交貨證明、進口證明等,如果是以融資租賃方式可提出租約,若為自行製造、委由他人製造可提供轉供自用發票、成本明細等資料。

第三也特別明定不實虛報投資抵減處罰方式,將依所得稅法、稅捐稽徵法規定,停止其享受租稅優惠;草案也規定,同一筆投資支出,不可以重複適用租稅優惠。

此外,去年修正的生技條例,也新增「天使投資人」租稅優惠,個人投資未上市櫃生技醫藥公司,且對同一公司當年度投資達100萬元以上,並取得新股,持有達三年,可就投資金額50%內,在兩年內從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每年以500萬元為限。

經濟部也預告天使投資人子法,其中若發現個人與生技公司相互之間,有藉投資資金或其他虛偽安排來逃稅,稽徵機關會以實際查得資料,按實際交易依法調整補稅。

 
非婚生子女免稅額歸屬有解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31)日公布「2022台灣年度最佳稅法判決」評選結果,其中一則非婚生未成年子女免稅額,能否由父母拆分申報引發討論。

對此,財政部持保留意見,如果採拆分方式,恐挑戰現行綜所稅家戶申報制,稽徵成本也相當高。

台北地方法院去年有一則有趣的案例,被資誠選為年度最佳稅法判決之一。

評審委員之一的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副教授黃士洲指出,有一對男女在未婚情況下生下女兒,後來並未奉子成婚,不過父親仍依法院判決,每月支付2萬元生活費。

父親在每年申報綜所稅時,都將女兒列報為扶養親屬,導致與孩子的媽媽重複列報,國稅局基於女兒與母親同住,且監護權在母親手上,最後都是認定由母親列報。

父親為此提起行政救濟、告上法院,原本接連遭到駁回,但去年底台北地院的判決卻讓國稅局跌破眼鏡,法院認為未成年子女免稅額歸屬何方,稽徵實務存在分歧爭議,若協議不成,應無何方優先申報問題,而應由雙方平均申報。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明年基本工資 預期調4%


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英文單字總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TOEIC Power多益單字報】教你從字首、字根和字尾學起,輕鬆背單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5/30 第537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明年基本工資 預期調4%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通膨來勢洶洶,主計總處日前上修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67%,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則下修至3.91%,無法「保4」,反映今年景氣下行風險增加。對於明年基本工資調升,若以目前經濟情勢來看,外界預期升幅有望上看4%。

目前基本工資月薪為25,250元、時薪168元。若調升4%,基本工資月薪將調升1,010元,來到26,260元;時薪將調升7元,來到175元。

一位基本工資審議委員坦言,對於明年基本工資調幅,「已無法如第1季那麼樂觀」,除了疫情衝擊外,今年經濟成長也出現很多黑天鵝,過去兩年我經濟成長率表現優於他國,相當程度依賴出口及民間投資,然而今年4月外銷訂單金額年減5.5%,終結連25個月正成長趨勢,而民間投資到今年亦達到緊繃,難再推升經濟成長率。

該位委員表示,按過去審議基本工資經驗,CPI調幅將會十足反映在基本工資上,惟經濟成長率分配,面對景氣下行風險升高,這次審議會將會有討論空間。

這位人士分析,國內物價上漲,會使得勞工實質購買力減損,但是,國內CPI上升是由進口物價所推升,並非需求增加所帶動,換言之廠商利潤並未因物價上漲而增加,因此基本工資若調太高,對於廠商來說,一方面原物料成本增加,二方面則是用人成本也增加,形成雙重衝擊,因此不得不審慎衡量。

全產總秘書長戴國榮表示,過去以來基本工資調升都會參採CPI年增率,以目前情勢來看,今年下半年CPI增幅仍難降溫,如果未調薪,勞工等於是變相減薪,因此CPI年增率應十足反映在基本工資調幅上。

至於GDP分配,戴國榮坦言,按過去討論,不一定是一刀切,勞資各半,都會有一些落差,的確有討論空間。勞團向來主張基本工資應一步到位調到2.8萬元,他也坦言,「今年不可能」。

他認為,目前台灣出口及製造業景氣尚佳,惟疫情衝擊,導致內需產業消費急凍,若調升基本工資,內需型產業恐需要政府補貼。

按往年慣例,勞動部將在第3季邀集勞資政學四方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公開表示,屆時會參考社經指標,由勞資政學四方共同討論基本工資調幅,基本工資將會照顧勞工實質購買力。

綜合各界意見,CPI漲幅有望十足反映在基本工資調幅上,至於GDP分配,將是勞資討論焦點。

 
明年基本工資調幅 工總:現在言之過早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昨(29)日表示,今年下半年變數多,有天災和人禍交互影響作用,包括疫情衝擊、俄烏戰爭影響、供應鏈斷鏈,以及船運延誤等,都會影響經濟走勢,目前談明年基本工資調幅,實言之過早。

他指出,今年4月我訂單金額年增率終結連續25個月正成長,主要原因正是供應鏈斷鏈問題,晶片短缺連帶使汽車零組件、精密機械、家用電腦等等供應鏈也跟著受影響,衝擊面擴大,恐會進一步衝擊第2季出口表現。

何語並說,俄烏戰爭導致糧食出口減少,全球恐面臨糧食短缺危機,國內進口黃小玉也會跟漲,進而還會帶動如豬肉、牛肉等價格上漲。

至於疫情,他表示,全球都受影響,估計要至少半年才會恢復;此外,船運問題也待解決,中南美航運排程已經拉長要二個半月,現在又要拉長到四個月之久,而航運塞港、及供應斷鏈問題也要等疫趨緩才會緩解。

他總結,今年天災加人禍,亦即疫情和戰爭未歇,都使得今年下半年情勢難以判斷及預測,須待情勢明朗些,再來談基本工資要怎麼調。

 
明年基本工資 學者:不宜高幅調升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銘傳大學法律學院長、前勞動部政務次長劉士豪認為,以目前經濟情勢,明年基本工資調升4%,國內企業尚可承受。但他也認為,今年情勢更複雜,不如去年樂觀,不宜採高幅度調升,還是要讓企業負擔得起才好。

他表示,今年通膨高漲,基本工資不可能不調升,尤其通膨對邊緣勞工影響更大;自去年以來,國內經濟表現主要是靠出口撐,今年下半年國際外在情勢變數多,全球經濟成長率下修,有可能會影響我國今年出口表現,但台灣製造業目前表現還是較其他國家來得優秀,國內失業率亦呈穩定。

至於疫情衝擊,劉士豪認為,現階段民眾減少出門和消費,的確衝擊內需型產業,但是隨著民眾漸漸習慣與病毒共存,預期第3季衝擊就會開始消退,內需也會逐漸恢復。整體來說,考量今年物價及經濟情勢,明年基本工資有機會調升4%,相信此調幅國內企業尚可接受。

他表示,全球通膨來襲,以德國來說,今年更可能承擔俄烏戰爭帶來經濟成長減緩的衝擊,但德國仍持續調升基本工資,2021年下半年調升至每小時9.6歐元,2022年起調升至9.82歐元,今年下半年調升至10.45元。

 
國際財經要聞
美貿易代表戴琪:夏季中開始協商印太經濟架構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接受日經新聞訪問表示,她預期夏季中將開始協商印太經濟架構(IPEF),但IPEF「不是傳統的貿易協定」,拜登政府正在尋求執行規則的新方法,並強調在執行方面,美國「正在超越傳統爭端解決的極限,思考遵循規則的認證機制」。

戴琪在被問到是否會在夏季中之前開始協商IPEF協商時,表示:「我認為計畫大致上就是這樣,我們已為我們的高階官員描繪出未來幾周的路線,以繼續互動,提供更多資訊,並蒐集回饋。」但她否認11月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會是IPEF完成談判的期限,並且淡化IPEF為美國創造重返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環境的可能性。

她也不確定其他13個成經濟體是否員都有興趣參與IPEF的四大支柱,但美國正在創造空間,將在未來幾周內提供更多資訊。她期待下一階段與所有13個參與經濟體深化對話,並擬定更多細節。

對於美國是否計劃在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之外與台灣展開新雙邊磋商的問題,戴琪回答說:「我想我們已有人,正針對如何深化和擴大進行對話。」她也未正面回答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應否維持不變、還會持續多久的問題,只說沒有新的看法。對於IPEF將來是否能加強對中國施壓,戴琪也未正面回應。

她也說,IPEF不是傳統貿易協定,傳統貿易協定的挑戰是,要全面完成需耗費數年時間,但目前所處的全球經濟形勢具高度動態性,「我認為速度和敏捷性將成為美國在參與時最重視之事,這也是與傳統貿易協定最關鍵的不同」。

戴琪認為,就IPEF而言,執行至關重要,爭端解決機制將會演進。她舉例說,在美墨加貿易協定中, 最引以為傲者就是「快速反應機制」,這不完全是爭端解決,但它是一種機制,可確保國家和企業兌現其承諾,無論是透過協定還是遵守其經營所在地的法律。

 
美大型零售商急著清庫存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大型零售業者去年因消費需求激增,加上運輸瓶頸嚴重,因而急於累積庫存,甚至不惜租船運貨,但現在反而面臨積累太多庫存、導致倉儲成本增加的困境。這也意味著零售商可能祭出超優惠折扣,消化龐大的存貨。

彭博資訊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消費類股指數涵蓋的大型零售業者,存貨總額比一年前激增448億美元,增幅達26%,使沃爾瑪(Walmart)、目標百貨(Target)等業者的倉儲費用增加,Gap更降價求售,衝擊獲利。

花旗研究追蹤截至22日止的18家零售商上季財報後發現,美國平均零售庫存的成長腳步快過銷售成長,更有11家業者的庫存成長率超過零售成長率十個百分點,差距為18個月以來最大。彭博資訊分析師指出,「及時庫存心態現在已被打破,因此零售業者的庫存遠超過以往」。

接下來將如何演變,目前仍不清楚。過去在零售業庫存激增時,通常代表消費者採購額減少,預示經濟成長將減緩,或衰退將臨。但今年4月實質個人消費支出(PCE)的增幅卻是三個月來最高,因此只要美國民眾持續花錢,且今年夏季港口壅塞情況惡化,則零售業者靠著充裕的存貨,反而能夠拉高盈餘。

消費者的支出方項正在改變。梅西百貨(存貨增加17%)的客戶花在辦公與特殊場合服裝上的金額增加,不再只聚焦於休閒服及家庭用品,結果使零售業者累積的存貨、與新的消費趨勢無法配套,這也表示梅西須降價促銷一些滯銷的產品,為熱銷的項目騰出空間。

目標百貨(存貨激增43%)、Gap、A&F的處境也類似。沃爾瑪執行長董明倫表示,樂見存貨充裕,但也承認上季庫存激增32%「超過所需」。

梅西擔心供應鏈再出狀況,正催促一些租用的貨輪加速運送重點貨品,以應9月返校及年終旺季之需。

好市多(存貨增加26%)主管財務的資深副總裁尼爾森預料,出清存貨的問題不大,因為一些超量的存貨屬於耶誕節假期的熱門貨,去年未能在節前即時運到,而這些冷凍貨將於今年秋季推出。

一些分析師已預期,許多零售商今年將擴大促銷,以出清未售出產品。研究機構StyleSage的數劇顯示,梅西和柯爾百貨(Kohl's)等中階百貨公司,5月中已擴大促銷,促銷品項占比為57%。

不過,原料與聘僱成本增加,可能限制零售商降價促銷的產品廣度以及價格幅度。

 
美肉價飆 烤肉季熱不起來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今年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在30日到來,象徵美國夏季烤肉季正式開跑,但美國肉價今年來漲至歷史新高,可能促使不少消費者減少烤肉而改訂披薩。不過,由於美國許多牧場減少牛隻飼養量,未來幾個月的牛肉供應將更加緊俏,美國漢堡和牛排價格將居高不下。

彭博資訊報導,30日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向來被視為美國烤肉季的開始,但今年烤肉成本大漲,可能會讓許多人卻步。市調機構IRI的數據顯示,在15日止當周,每包牛絞肉價格比去年同期大漲14.7%,不含家禽肉的冷凍肉品包裝價格竄升15.7%,冷凍香腸價格躍漲24.4%。

根據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4月超市架上的食品價格年比大漲10.4%。烤肉最受歡迎的牛排,4月價格年漲11.8%,生牛絞肉更暴漲14.8%,熱狗也漲約7%。

4月生鮮和冷凍雞肉價格漲17.9%,麵包等烘焙食品也上漲9.6%。肉價大漲的主因是俄烏戰爭導致黑海地區的穀物出口停滯,推升動物飼料價格。就連用來為烤爐生火的丙烷價格也已飆漲。

風險管理商Stable USA動物性蛋白分析師內普維表示:「通膨環境正開始造成傷害。比起牛排或雞肉,我們可能改為購買義大利麵或披薩。」

華爾街日報指出,聯邦政府數據顯示,動物飼料價格等支出增加,正使牧場加快把小牛出售到肉牛飼育場,準備進行屠宰,但牧場飼養的牛隻數量減少,將導致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能屠宰的牛隻變少。牧場和牛肉業界主管說,美國西部乾旱已導致牧草乾枯,迫使牧場花更多錢買飼料。

美國農業部本月表示,明年牛肉產量預期將減少7%,活牛價格預料將攀上紀錄新高。業界主管說,這將侵蝕泰森食品(Tyson Foods)、JBS、嘉吉(Cargill)和National Beef等肉品加工商的獲利,也可能進一步推升原已上漲的零售價格。

蒙大拿州的牧場主愛德森說,她最近幾個月從飼養的約250頭牛中,出售了約75頭年長母牛。她通常會在春季採購幾頭新牛,但今年牛隻價格太貴,因而放棄這個念頭。蒙大拿州東南部的野火正燒毀許多牧地,也迫使愛德森的鄰居須花更多錢買昂貴的飼料,排擠預算,被迫縮減飼養規模。

愛德森說,許多牧場主都背負著龐大負債,如果被迫因此再欠更多債,一些業者將在未來幾年停業。

 
泰達幣拓市 進軍新興市場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穩定幣(stablecoin)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發行商泰達公司(Tether)發行的泰達幣(USDT)市占率正逐漸縮小,泰達公司公司因而正積極進軍新興市場,開拓新市場。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報導,泰達幣一直是最受市場歡迎的穩定幣之一,也是比特幣和乙太幣以外最大的加密貨幣,但其支配地位近來已面臨壓力。在泰達幣的資產擔保受到質疑之際,Circle公司發行的穩定幣USD Coin(USDC)市占正持續擴大。

因此,泰達公司正加速進軍新興市場,26日發行價格緊釘墨西哥披索的數位代幣。泰達公司技術長艾多伊諾表示,新興市場的穩定幣需求龐大,「泰達不曾在土耳其、阿根廷、委內瑞拉、巴西、塞內加爾等地花錢行銷,但這些地方的人都在使用泰達幣」。

艾多伊諾估算,逾50%的泰達幣持續被用於傳統的加密貨幣交易,但20%~30%的泰達幣正在新興市場流通,被當成一種替代貨幣。根據CoinMarketCap,泰達幣截至27日的總流通額為720億美元,20%~30%相當於140億~220億美元。

穩定幣TerraUSD本月稍早崩跌後,引發外界檢視泰達公司的透明度。泰達聲稱,每一枚泰達幣都能有1美元的現金或約當現金擔保,但定期發布的「保證報告」卻顯示,泰達持有大量商業票據、外債及數位代幣,引發外界質疑泰達幣是否獲得充分擔保。

泰達幣兩周前一度跌破與美元平價水準,跌至0.95美元,加劇泰達幣的壓力。

 
巴隆:政府內部有雜音 拜登喊降陸貨關稅 難
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儘管美國政府近來釋出有意鬆綁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措施,以對抗通膨,但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分析,基於政府內部有雜音、且有程序要跑等兩大因素,美國總統拜登近期不太可能取消或調降對陸貨加徵的關稅稅率。

BCA研究公司地緣政治分析師格特肯(Matt Gertken)的話說,在北京當局支持俄羅斯、鎮壓香港民主運動之下,拜登沒有取消這些關稅的足夠政治資本,只能蕭規曹隨,繼續沿用。巴隆周刊批評,美國前總統川普所加徵的這些關稅既不有效,現在又很難停下,已是「活死人」狀態。

美國財長葉倫希望能部分鬆綁對中國大陸商品的進口關稅,把低階紡織品與高階科技產品分開對待,以緩解通膨壓力,但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持續反對。國務卿布林肯26日發表的對中國政策演說中,也呈現部份的鷹派姿態。

分析師指出,雖然這些關稅看起來沒有達到當初設立時想要的效果,供應鏈與工廠並未轉回美國,而是讓美國消費者去年多付出了810億美元購買大陸商品,但是要撤銷這些關稅,不僅拜登政府內部有雜音,程序上也有漫長的手續要辦。

這些關稅是基於美國貿易法「301條款」所施加,若要撤銷,就要基於301條款的規定,重新審核檢討這些關稅,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副主任柯特勒說,這樣的流程需時六到九個月。

 
美股終結連黑…別高興太早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上周終結了「連黑」慘況,雖還不足以叫好,但至少令投資人喘一口氣,在市場認為通膨已攀峰之際,本周有望續揚。但分析師提醒,投資人不宜過度樂觀,後市風險仍高,因為目前市場情勢仍不足以讓通膨率回到2%目標,若股市繼續大漲,反而可能讓美國聯準會(Fed)更鷹。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公布的5月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將於6、7月各升息2碼,但暗示之後的升幅可能縮小,再加上美國4月個人消費支出(PCE)核心平減指數顯示,通膨可能已觸頂,提供了讓投資人緩緩氣的空間,美股三大指數上周都勁揚逾6%。

分析師認為,美股本周可望延續上周的上漲動能,但漲勢依舊脆弱。投資人將緊盯3日公布的美國5月就業報告,預料非農就業人口增數將趨緩至32.5萬人,失業率預估將降至3.5%,平均時薪月增0.4%,反映勞動市場依然緊俏、通膨壓力仍高,不太可能讓Fed改變政策路線。

德意志銀行專家魯斯金認為,投資人須研判現為2.7%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及標普500指數的水準,是否足以使通膨率回到2%目標,若無法,Fed仍須將利率升到目前市場預期的水準之上,導致金融情勢進一步吃緊,「我個人的看法是無法」。

巴隆周刊也指出,若Fed有意藉由讓金融情勢趨緊、從而壓低通膨,那麼股市和信用市場大漲,反而會讓Fed採取更鷹的行動。

分析師指出,目前最好的操作策略,是少碰之前飆漲的投資性成長股,因為股價仍然太貴,也應避開一些沒有賺錢且債台高築的公司, 聚焦於一些盈餘穩健、自由現金流良好、以往也能安度景氣循環波動的公司。

 
要聞
銀行高樓設點熱潮 退燒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銀行分行爬高樓爬累了? 大約五、六年前掀起的銀行分行愈搬愈高,甚至不少分行搬到台北地標101大樓三、四十層樓高營業的熱潮,似乎退燒。日前安泰銀101分行遷出轉戰內湖科技園區,等同宣告在101大樓內高樓層營運的銀行分行全數遷出,回歸到以臨馬路一樓等低樓層營運的主流。

不過,101大樓的地標地位,尤其是獲得國際LEED白金級認證的綠建築,符合國際上對ESG要求愈來愈高的趨勢,因此5月中□豐(台灣)銀行總行宣布進駐101大樓,而摩根士丹利在台灣辦公室,也即將從已經待了20多年的遠企大樓,搬到101大樓,安泰銀行雖然把分行遷出,但總行辦公室之前也已經與101大樓完成租約續約,會繼續留在101大樓。

101大樓營運長劉家豪表示,101大樓的LEED白金認證綠建築是最高等級,該認證每五年重新檢視,101大樓在去年獲第三次白金等級認證,這是許多外商包括外商金融業在ESG趨勢下,選擇進駐101大樓的主因,因為與企業永續發展目標契合,有利其實踐ESG。另外,新冠疫情發生,讓大家更重視空氣品質,而101大樓的空氣品質向來優於國家標準,這也同樣吸引企業青睞。

不過,包括遠東、渣打、安泰等銀行在101大樓三、四十層樓高的分行陸續遷出,放棄了當初選擇在這裡設點的尊榮感,又是為何?安泰銀表示,安泰101分行面積不大,還設計成像咖啡廳,臨窗有高腳椅可遠眺風景,現場擺設咖啡桌椅,以利理財專員與客戶談話。不過,101大樓高人一等,門禁不能打折,客戶多數仍是不大習慣,覺得不方便,所以安泰銀決定把分行遷出,但總行辦公室維持不動。

遠銀當初遷出分行,則是因為有了總行所在的遠企大樓12樓的分行可以遞補,但是遠銀轉投資的遠智證券,因為證券主要經營的是複委託、類似私人銀行的貴賓大戶,所以還是維持在101大樓內繼續運作。

劉家豪表示,也許銀行分行從事零售業務,分行做為零售通路,客戶人來人往,進出101大樓必須遵守相關維安條款與門禁,不見得合適,所以分行會遷出。但是101的嚴格保安與管理,正是吸引企業客戶尤其外商把在台總部設在101大樓的關鍵,目前大樓也維持接近滿租,後續除了摩根士丹利,年底前還會有其他外商金融業進駐101大樓。

 
公司支付房東違約金 須辦免扣繳憑單申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公司因故提前與房東解約,而支付給房東的違約金,屬於房東個人的「其他所得」,公司在給付時雖免扣繳稅款,但仍要記得辦理免扣繳憑單申報,且由於與租賃所得屬於不同性質,應與租金分別填報,不能混在一起。

近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些商家因不堪虧損,於是提前跟房東解除租約、結束營業,國稅局提醒,若有因此支付房東違約金,要留意扣繳憑單申報相關規定。

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向個人房東承租房屋,因提前解約支付的違約金屬《所得稅法》規定的其他所得,給付時不用扣繳稅款,但仍應依規定列單申報主管稽徵機關,並填發免扣繳憑單。

國稅局表示,違約金與承租房屋給付租金,前者是房東的其他所得,後者則是租賃所得,不可混為一談。

 
貨櫃海運 醞釀6月大漲價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海運熱潮再起,貨櫃海運因大陸復工、美西恐罷工的內外壓力爆發一周內,合約與即期運價已形成黃金交叉外;貨攬業者透露,國際大型航商正醞釀6月中旬大漲運價,漲幅目前還在仔細評估中,幅度至少是一成起跳,不排除先以附加費形式漲價。

貨攬業者說,目前貨櫃海運業漲價的壓力來自於兩個關鍵,一是中國大陸上海逐步復工後,當局下令拚經濟,開始追貨量;再者,業界對於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觸礁,擔心會進一步惡化,甚至演變成大規模罷工,而衝擊全球運能。

因此,上周起運價在連跌17周後,遠洋航線如遠東到北美、歐洲的即期(現貨)價格已向上與合約價進入「黃金交叉期」,根據貨攬業者給的最新的報價顯示,全球主要大航商遠洋航線即期運價,已經開始突破合約價,由遠東到歐洲的運價率先奏捷。

以歐洲為例,上周即期運價來到每FEU(40呎標準櫃)約11,730美元,各大航商報價平均都超越每FEU 1萬美元以上的合約價門檻;至於美東、美西即期報價,則是近兩日出現轉折,部分航商已經先漲破合約價水準。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除了上海復工、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談判觸礁外,另外還有幾大因素,迫使運價漲價的壓力陡升,包括俄烏戰爭下,歐洲各大港口塞港,近期油價高漲,航商因應環保新規開始降速,另外夏季旺季已經率先報到等。

據悉,因上述各大因素,近期,全球各大指標航商開始不約而同評估調漲運價,業內人士說,由於是連跌以來的首度調漲,因此幅度應該不小,預期調漲的時間點會落在6月中旬附近。

無論如何,貨攬業者認為,上海逐漸復工、美西碼頭工人旺季可能罷工的疑慮,是推升運價的關鍵。業者認為,隨著中國大陸上海、蘇州和昆山漸復工,有望迎來報復性出貨潮,再加上時序逐漸接近第3季旺季,歐美可望出現一波拉貨潮,旺季表現可期。

隨著上海解封,各區域線的運輸量逐漸恢復,上周27日出爐的最新一期上海航交所貨櫃運指數(SCFI)連兩周上揚,指數微幅上漲12.66點至4175.35點,漲幅0.3%;而且運價自5月開始跌幅就持續收斂,5月的SCFI指數僅跌0.05%,支撐力道強勁,將有利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及萬海的營收表現。

 
騰訊阿里股債 國泰、富邦猛砍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騰訊、阿里兩大科技巨擘,去年一整年都陷入中國大陸監管風暴,3月又傳大裁員,讓富邦金、國泰金(2882)已連三季大砍騰訊,富邦金更直接將阿里踢出「大額」交易名單,等於不再是投資主力;僅開發金、中信金反手逆風抄底,連三季分別續加碼騰訊和阿里。

據各金控法定揭露,今年首季五大壽險金控中,持騰訊、阿里水位最低者是富邦金,持騰訊股債部位已降到31.81億元,連三季大砍近25億元,持阿里水位更低於30億元,已被剔除大額投資;國泰金首季握騰訊部位也降到182.2億元,連三季砍近20億元、顯示兩大壽險金控對科技巨擘前景更加謹慎。

有人快跑、也有人逆風抄底。開發金連三季對騰訊站買方,首季持股債水位略增到188.62億元,中信金則看好阿里巴巴,連三季力挺,首季持股債水位達79億元。

金控主管解釋,因揭露是持股票、債券市值,今年首季騰訊、阿里股價表現較差,降低水位、或是加碼較低,也可能是因市值縮水所致。

法人說,對大陸科技股後市,有兩大觀察重點,一是大陸監管機關對整頓一年之久的科網企業後續動向,二是,今年大陸經濟疲弱,是否會要求科技企業進場救經濟。

該法人說,就日前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公開表達對平台經濟和企業支持,鼓勵平台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市場解讀,似乎已對科網股高抬貴手,也顯示中共希望重振互聯網企業的開放,拯救疲弱的經濟。

但因大陸對疫情「動態清零」已讓騰訊、阿里巴巴2022年首季財報表現差、不如市場預期,甚至阿里巴巴因疫情不再提供全年財務指引,恐讓市場對其後市更加保守。

若以整體五家壽險金控來看,今年首季對兩家科技股的投資餘額略增到1,188.88億元、季增1.24%,其中持騰訊投資水位為747.67億元、阿里為441.21億元,各季增0.54%及0.7%,較上季大減碼情況來看,已有小幅回穩。

 
壽險業務員少了 兩年半新低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增溫,加上市場波動大,增添保單銷售難度,造成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持續減少,據壽險公會統計顯示,今(2022)年4月壽險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減少近千人、僅剩21.8萬人,創下至少30個月以來新低。

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今年1月減少1,852人,陷入壽險公司業務員22萬人保衛戰,2月登錄人數持續走降,一舉跌破22萬人關卡,如今到了4月又下探新低,壽險公司業務員再減少842人、來到21萬8,391人,至少改寫30個月以來新低水準。

統計指出,今年4月底保險代理人登錄業務員人數達7萬9,216人,較上月減少434人,保險經紀人登錄業務員人數則有8萬4,732人,比前一個月增加203人,合計2022年4月底壽險業務員總登錄人數為38萬2,339人,月減1,073人。

與2020年6月底的39.67萬人、一度逼近40萬人大關相比,22個月來少逾1.4萬人,主要是受國內疫情逐步增溫後,阻斷人際關係,造成壽險行銷上的不便利,使得業務員最擅長的陌生拜訪難起作用,加上今年市場波動大,增添保單銷售難度,業績連帶遭受衝擊,亦對業務員增員有所影響。

去年國內疫情嚴峻、一度進入三級警戒,不利於業務員登門拜訪、推銷保單,儘管壽險公司積極建立遠距投保、線上平台等應變機制,但仍對於業務員增員偏向謹慎保守態度。不過,今年則在部分壽險公司增員目標維持不變、部分公司逆勢調高下,整體壽險業開出約3萬人的目標,其中有不少公司透過放寬業務員考核機制、提供額外獎勵方案等方式,逐漸恢復業務員的銷售動能。

另以壽險公會統計來看,壽險業今年前4月初年度保費達3,412億元,其中壽險公司業務員貢獻初年度保費1,180億元、占比34.6%,銀行通路有1,896億元、占比55.58%,一般保經代則有335億元、占比9.82%,且進一步觀察銷售險種,傳統商品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仍以壽險業務員銷售為主力。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