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国际频道: 依托科技的城市未来(经济透视)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依托科技的城市未来(经济透视)
Aug 1st 2018, 00:00, by 人民网

  装有大量传感器收集交通、噪音、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大数据,像拼插乐高玩具一样来任意组合安置模块化的建筑,无人驾驶、数字导航的交通,地下机器人收集各种废物和垃圾……这是谷歌姐妹公司"人行道实验室"正在加拿大多伦多兴建的全球首个"互联网街区"。这个耗资5000万美元的项目计划打造一个用于测试新兴技术如何缓解污染、交通堵塞和廉价住房稀缺等问题的平台,找到未来城市规划的智能模式。

  城市容纳着人类安居乐业的梦想,是经济生产、社会发展和知识创造的最关键单元。近年来,各国非常倚重城市体系建设带动的全域经济增长。欧洲和美国均拥有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大中型城市体系,亚洲城市的表现也同样惊艳。照此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城市600强将构成全球GDP总量的60%,城市体系的建设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将愈加重要。

  然而,城市发展过程中,"成长的烦恼"越来越严峻。一是生态问题。比如高度城市化的日本东京,其人口密度不断增高,非工业污染增加,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热岛效应"加剧,并已逐步从中心区域向更大的范围扩散。二是社会经济问题。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展,城市内部两极化和弱势群体边缘化严重,收入差距普遍出现,由此造成空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等社会矛盾。三是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影响经济后续活力。这一现象的典型城市是东京,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面对诸多挑战,城市的未来何去何从?答案只有一个:身处全球科技大爆发浪潮中,科技必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互联网使全球城市联结由间接变为直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使城市联系由慢速变为瞬时,人工智能使城市演进更加多样化、智能化。

  通过科技来构筑公共设施与服务体系,将为城市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比如,可以利用运筹学、空间模拟等技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空间再造,建设"紧凑型"大都市。成功的案例包括英国伦敦2004年制定的大伦敦战略规划,解决了多年城市发展中的痼疾,其城市空间测算坚持竖向设计、可持续发展,有效利用了土地、能源、水源等资源,形成了紧凑、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现在,不少科技公司也纷纷布局"未来城市"。"人行道实验室"公司由谷歌母公司创立,旨在开发、孵化城市科技,其在多伦多工业港口的改造试点令人期待。比尔·盖茨则选中了美国凤凰城,将在那里的沙漠中"平地起高楼",建设一个"前瞻性"的智慧城市社区。特斯拉公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城郊打造的永续发展社区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可持续技术将使城市能源系统更加智能和绿色;此外,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投资了海上漂浮城市项目,以解决"漂浮国度"的生存困扰……

  总之,未来的城市将依托科技力量,在发展演进中不断迎接挑战,为世界经济的绿色、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01日 22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