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紙箱缺貨喊漲 蔬果產銷拉警報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04/13 第508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紙箱缺貨喊漲 蔬果產銷拉警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際紙漿上漲,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運費高漲,國內紙箱需求大增,部分農民下單訂紙箱,不僅價格喊漲,多付成本也沒辦法立即拿到貨,造成蔬果產銷困擾。農委會說,已協調國內紙箱大廠,若農民有需求,一定的量以上會優先供應給農民使用,解決燃眉之急。

根據統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購大增,所有紙箱外銷需求增二成、內銷增一成。

中部某番茄農表示,番茄紙箱去年十月每個廿一元、十二月廿三元,到今年四月一個廿六元,一路上揚,且下訂單後還要一個多月才能拿到;另有中部洋香瓜農民也說,上月已先訂了兩批紙箱,要搭配一個半月後洋香瓜收成時才要用,先未雨綢繆。

昨立委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關心農民紙箱困擾。立委邱議瑩、楊瓊瓔都提到,紙箱短缺,電商活絡,紙箱需求高,農民根本買不到紙箱,農委會要大力協助紙箱取得,否則農民收穫期短,若沒辦法包裝運到消費地,販賣會卡關。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根據了解,紙箱並非短缺,是供應規格不符合農民需求,因此思考與紙廠溝通協調,某些農產品規格較接近的,就用同規格紙箱,現階段沒辦法每一種農產品都客製化,且客製化貴,因國際紙漿上漲,加上運輸費高,現階段紙箱價格都不便宜,農民成本變高了。

農委會農糧署作物生產組副組長黃瑞呈說,三月下旬已行文給經濟部,請求協助調度紙箱供應跟國內紙箱,收到回覆紙箱漲價是因為國際紙漿上漲,價格大概比去年漲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廿。

黃瑞呈表示,不僅農業,各行各業都有紙箱需求,現在協調四大農民團體作為媒介,若農民有需求可去協調;另農民也需要提早下訂單,另也協調農會看是否有公版紙箱可使用,讓農民應急。農糧署也協調正隆紙廠及國美紙器兩大紙廠,若農業有急需,可協助供應,但必須要有一定數量,比如要有一千件以上才行。

 
國際紙漿、運費雙漲…後疫時代 全球都在搶紙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農用紙箱缺貨,農產品沒有紙箱可包裝,引發紙箱缺貨潮。疫情使伐木工人以及廢紙回收的人工缺口大,造成原料供給不足,其次,貨櫃海運缺櫃,使原料取得不易,第三是後疫時代各國需求強勁,皆是推升造紙今年營運的關鍵因素。

永豐餘表示,目前旗下紙器廠皆是全能生產,由於今年第一季已調漲過一次,漲幅百分之十五至廿,短期內不會評估再漲價。至於政府放寬造紙業勞工延長工時,市場預期有助增加產能,永豐餘表示,目前市場需求雖然旺盛,但還未啟動加班生產。

華紙纖維材料事業部總經理陳瑞和表示,疫情使得各地伐木工人招募困難,加上占全球短纖紙漿供給三至四成的巴西疫情十分嚴重,使得全球漿價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價格不斷攀升,只要原料短缺問題不解決,市場需求持續在,就沒有緩解的空間。

 
「鋼鐵人」王國材 傳將代理交長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發生後,交通部長林佳龍即表達辭意,並已利用周末時間,低調回交通部長室打包,顯現其辭意已決。在林佳龍辭職後,有「鋼鐵人」稱號的交通部政次王國材,可望再次代理部長職。

據悉,蘇揆仍未批准林佳龍的辭呈。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蘇揆理解林佳龍部長表達堅持負起政治責任的態度,但目前搶修與通車檢測正進行到最後階段,待善後工作告一段落,會再與部長討論此事。

而素來有交通部「鋼鐵人」之稱的王國材,也表示林佳龍過去兩年非常認真,希望他能繼續領導交通部。不過據了解,未來林佳龍正式辭職後,王國材可望再度代理交通部長一職,且外界也有王國材接任部長一職的呼聲。

王國材自2016年擔任交通部政次後,常扮演救火隊角色,包括在2018年普悠瑪號事故後代理交長一職,也代理過中華郵政、港務公司董事長等職,更曾親上火線,協調華航罷工衝突、Uber與計程車業者爭議等事宜。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2日發生脫軌事故,造成49人死亡、逾200人受傷。在事發後的當天傍晚,林佳龍即透過臉書致歉,並表示他不會、也不能在此時一走了之,但理當必須承擔一切政治責任。

林佳龍後續也陸續向蔡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口頭表達辭意,隨後也遞出書面辭呈,但府院均同調表示肯定林佳龍的負責態度,並強調現階段以搶救、搶通與善後為主,現在還不是談論准辭與否的時間點。

 
搶高收益債券 埋3大風險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灣金融研訓院昨發表三月TAIFRI(台灣金融風險指數)編製結果,提醒國人投資高收益債券,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的高收益債券,須注意三大風險,包括:國家風險、流動性風險、企業信用風險。

高收益債券主要指非投資等級債券,據金管會最新公布統計,國人持有高收益債券基金及主要投資高收益債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至今年二月底,合計金額已達新台幣一兆二二九億元,占國人持有全部境外基金金額的百分之廿七點六,且國人持有個別境外基金金額占該基金規模比重逐步升高。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林士傑表示,由於近期主要國家五年期以上天期公債殖利率持續全面上揚,投資新興市場的國家風險、市場流動性及企業信用風險大幅提高,國人必須特別注意。

所謂國家風險,林士傑解釋,巴西、土耳其現在通膨大幅提高,投資這些國家的債券,須留意貨幣政策對債券波動的影響。其次,倘若這些國家的央行展開升息循環,或是大幅調升利率,債券殖利率彈升,將出現跌價損失,連帶讓機構投資人產生變現壓力,市場流動性疑慮增加。

第三是企業信用風險,主要國家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競相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企業借錢容易、資金槓桿比率較高;倘若遇到央行升息、資金成本攀升,企業無力償債,違約的風險將會增加。受到美國公債殖利率居高不下且各國持續寬鬆的影響,美、中、歐信用違約指數皆創下近三個月以來新高,反映出外界對於企業違約的預期。

由於貨幣寬鬆環境企業財務槓桿急速增加,預估二○二一年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大幅提高,對照國人熱中投資海外高收益債基金,台灣金融研訓院提醒金融業者及市場投資人,須持續關注相關變化。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指出,高收益債券基金淨資產價值有六成以上投資於非投資等級的高收益債券,也就是外界俗稱的「垃圾債」,投資風險相對較高。

蔡麗玲提醒,民眾投資上述商品前應注意三大風險,第一,高收益債券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可能會面臨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的信用風險。其次,債券容易受到利率變動影響價格,民眾須承擔利率風險;第三,若市場交易不活絡,高收益債券流動性可能下降,也會面臨無法在短期內以合理價格出售的流動性風險。

 
攬才專法鬆綁 半導體學院拚闖關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昨天與民進黨團召開行政立法協調會報,溝通「攬才專法」修法事宜,修法三大方向為放寬工作條件、鬆綁永居規定、優化生活保障,預計十五日排入行政院會,並力拚能和攸關半導體學院的「創新條例」,在本會期闖關。

為溝通《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攬才專法)修法,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勞動部長許銘春等代表,昨日和民進黨團幹部、立委們,在行政院召開「行政立法政策協調會報」,並規畫在本周行政院會中討論、通過。

國發會官員說明,修法三大方向,第一是放寬工作條件。鬆綁外國專業人才來台工作條件,其中最受業界期待的,是放寬全球前五百大大學畢業生來台工作,可免除兩年工作經驗;此外,高中以下外國教師來台,從只限外文教師擴及學科教師。

官員說明,第二是鬆綁永居規定。透過縮短國際人才取得永居年限,例如外國特定專業人才部分,從五年縮短至三年;讓外籍學生取得本國博、碩士學位後留台工作,可以折抵、縮減取得永居年限一至兩年。

官員表示,第三是優化生活保障。要優化健保納保條件及延長租稅減免優惠;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租稅減免,也由三年延至五年。

與會者透露,會中委員們大致同意「攬才專法」的開放方向,但對「全球前五百大」該由何機構、何時的排名定義,以及放寬外師來台可能影響本國教師工作權益等方面仍有疑義,因此請國發會、教育部等單位說明後,帶回進行微調。

 
國際財經要聞
全球出生率大降 經濟拉警報
編譯林奕榮、記者翁至威/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日經新聞報導,全球多國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九個月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出生率都大幅下滑,反映新冠疫情已拖累人口成長,讓國際經濟的前景面臨嚴峻挑戰。

戰爭、經濟蕭條和自然災害過後往往會出現嬰兒潮,但專家擔心新冠疫情並不會出現類似模式。

日經新聞彙整的資料顯示,日本、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新生兒人數已下滑10%到20%,部分地區的減幅甚至更大,顯示生育率普遍下降的速度正在加快。

專家擔心,如果出生率繼續降低,這些經濟體可能無法維繫經濟成長,也難以支撐社會安全網。

台灣人口成長也不容樂觀,根據內政部統計,受到疫情衝擊,台灣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萬5,249人,也創下史上新低,死亡人數也首度多過出生人數。今年第1季出生人數共34,917人,年減13.6%,死亡人數較出生多12,709人,今年人口自然成長已連續三個月呈現「生不如死」現象。

日經新聞尚未取得中國大陸資料,但今年1月香港的新生兒人數較去年同期銳減56%,台灣年減23%。原本已苦於出生率低迷和高齡化的南韓、日本,1月新生兒人數分別下滑6.3%和14%。

義大利是歐洲最先受到疫情衝擊的地區,去年12月的新生兒人數年比重挫22%;西班牙1月新生兒人數下滑20%,法國減少13%,創該國1975年以來最大跌幅。

法國統計局表示,公衛危機和極大的不確定性,可能促使民眾取消或延後生育計畫。美國的情況也沒比較好,聯邦政府雖還沒發布全美數據,但康乃狄克州的每月數據顯示,當地1月的新生兒人數年減14%,英國牛津經濟研究所預估美國人口今年只會增加0.2%,為1918年以來最小增幅,原因也包括前總統川普抑制移民入境。

日本的新生兒人數今年預期將低於80萬人;截至去年10月止的十個月裡,懷孕登記數較前一年同期減5.1%;去年4月日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懷孕數更是銳減。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星野卓也表示,若目前的趨勢不變,日本總人口數將在2049年時跌破1億人,比原先預估的時間提早四年。星野卓也說:「人口下滑的步調加快,可能拖累成長並影響日本的財政和社會安全網。」

多國都已努力想扭轉出生率下滑的趨勢,義大利7月將開始每月發放約250歐元(297美元)的津貼,給21歲以下的民眾。日本首相菅義偉也考慮設立「兒童局」。

 
催生…快改善女性勞動環境
編譯林奕榮、記者翁至威/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多國出生率大幅下滑,專家指出,各國加快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並提供民眾財務獎勵措施,可能有助提高生育率,但長期來說,仍需育嬰服務和女性勞動市場好轉,才能扭轉趨勢。

我國政府為了催生,行政院已宣布加碼相關津貼,今年8月起育兒津貼增加1,000元至每月3,500元,明年8月起更增至5,000元;托育補助則自今年8月起增加至每月7,000元,明年8月起增加至8,500元。

過去導致出生率低迷的原因通常與失業或擔心工作不保有關,但分析顯示,近來出生率大幅下滑是疫情所致,另外則是結識伴侶的機會減少,以及較多生殖診所關閉。

波蘭羅茲大學的人口學家和社會學教授蘇卡爾斯基表示:「疫情導致民眾延後生育計畫,或決定生育較少子女;這個趨勢是今年關注焦點,我擔心這個趨勢恐對人口結構造成深遠影響。」

美國去年的出生率也大幅下降,人口學家佛雷伊指出,除了疫情之外,民眾對經濟大衰退的餘悸猶存也是原因之一;但他強調,此一趨勢或許會在更多人完成疫苗種後稍有轉變;幾年後當民眾了解疫情已結束時,出生率或許會回升。

佛雷伊表示,當民眾因為經濟因素延後、取消生育子女計畫時,財務獎勵措施有助排除這些障礙。

義大利利波札諾自由大學的經濟政策教授托寧指出:「疫情對一些從業人員以女性居多的產業造成重大衝擊,例如服務業;因此,女性的就業環境已進一步惡化,這對生育率可能非常不利。」

 
投資人預期出現持續通膨跡象 歐股收跌
倫敦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對可能出現的持續通貨膨脹跡象已有準備,並正等候即將來到的財報季透露出成長展望,歐股今天收低。

倫敦FTSE 100指數下挫26.63點或0.39%,以6889.12點作收。

法蘭克福DAX 30指數跌19.16點或0.13%,收在15215.00點。

巴黎CAC 40指數小跌7.73點或0.13%,收6161.68點。

 
美盯數位人民幣 防勢力擴張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彭博資訊報導,中國的數位人民幣計畫日益壯大,美國財政部、國務院、國防部與國家安全會議(NSC)的官員正加強行動,了解相關的可能影響。根據華爾街日報,中國大陸打造數位主權貨幣的腳步,領先主要經濟體,並已在好幾個試點試行。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官員目前較不擔心數位人民幣會立即挑戰全球金融體系的當前結構,但很想了解數位人民幣會如何發行流通,以及能否用於應付美國的制裁措施。美國財政部發言人不願置評,國安會議的發言人則未回覆彭博記者提出的評論請求。

消息人士說,美官員希望確保,中國大陸推動數位貨幣計畫,並非是要運用數位人民幣規避美國的制裁。美元目前在跨境交易擁有主導地位,讓美國財政部有權力可切斷一家公司、甚至一個國家使用全球金融體系的管道。

知情人士說,拜登政府目前並未計劃採取任何行動因應數位人民幣帶來的長期威脅,但中國大陸的計畫讓美國當局有新的動力考慮打造數位貨幣。

美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11日播出的專訪中說,是否推行數位美元,需國會與公眾的深入討論。他說,Fed正參與一項針對數位美元的大規模研發計畫,但採行後能否帶來公眾利益的問題還沒解決,要先了解這項技術與可能性,才能處理政策議題。

美國會議員對打造數位美元日益感興趣,今年稍早也曾問過鮑爾和財長葉倫這個議題。鮑爾2月說,將「非常審慎」檢視數位美元,「我們不必要當第一,我們需要它正確合宜」,葉倫則暗示有意研議數位美元的可行性。

 
197億美元 微軟買AI軟體商
編譯洪啟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微軟(Microsoft)12日表示,將以197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人工智慧(AI)和語音辨識技術公司Nuance,成為微軟歷來第二大手筆的併購案,顯示這家美國科技巨擘正押重注於醫療保健人工智慧(AI)科技,加碼進軍企業醫療軟體市場。

微軟表示,將以每股56美元的現金收購Nuance,價碼比Nuance上周五(9日)收盤價溢價23%,對Nuance的估值達到約160億美元,加上承接債務後,整體交易金額為197億美元,是微軟在2016年以260億美元收購專業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後,最大手筆的併購案。Nuance股價12日早盤應聲大漲逾16%。

Nuancet成立於1992年,截至去年9月擁有7,100名員工,是語音辨識AI的早期開發者之一,其技術也被用於驅動蘋果語音助理Siri的語音回應,該公司語音辨識系統也被廣泛用於眾多產業。

Nuance在執行長班傑明(Mark Benjamin)的帶領下,Nuance集中營運焦點,專注於與醫療保健供應商、大型電子醫療紀錄業者合作,並且賣出車用AI、影像辨識等事業。

Nuance與微軟已合作兩年,幫助醫師擷取與病患的語音對話,並把討論內容整合到電子醫療紀錄內,該公司的產品也與微軟的Team聊天軟體整合,協助遠距醫療預約。

微軟過去幾年來已積極透過併購,進軍醫療保健產業,銷售雲端軟體的醫院和醫師,微軟與Nuance整併後,將讓醫師不必再做筆記,也更能預測病患的需求。

Wedbush分析師艾夫斯指出,這項交易將是微軟的一大勝利,因為Nuance過去幾年持續推動重大轉型,能成為微軟在醫療保健市場的獨特資產。彭博資訊分析師也認為,這樁交易能幫助微軟加速醫療保健產業的數位化,近期能獲取的最大益處為遠距醫療。金融時報指出,雙方合併後的市場更能拓展至金融服務業和電信業。

微軟在收購Nuance後,也將補齊AI雄心的另一塊拼圖。微軟多年來已指派上千名員工投入AI技術,並且釋出能用於打造語音、影像辨識與偵錯應用程式(App)的工具給開發者。

Nuance今年來股價漲約3.4%,帶動市值勁增130億美元,但漲幅分別落後標普500指數的9.9%、和微軟的15%。

 
要聞
鋼市榮景 台塑越鋼盤價大漲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鋼價再衝,越南台塑河靜鋼廠開出6月熱軋新價,昨(12)日每公噸大漲145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甚多,並創建廠來最大漲勢,激勵鋼鐵股大旺;中鋼(2002)昨天罕見飆漲5.9%,股價創九年新高,本周將開出的5月盤價只漲不跌,燁輝、聚亨等漲停呼應,鋼市紅光滿面,鋼鐵盛世綿延不絕。

法人表示,昨天豐興開盤鋼筋每公噸大漲700元,部分鋼筋廠隨即封盤不賣;大陸龍頭寶鋼5月盤價最高漲人民幣500元,「鋼市太強了,完全超出想像」。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鋼價屢創新高,重點是國內鋼鐵產業應如何利用這波大榮景,有效提升競爭力。

昨天越南河靜鋼廠6月新盤,由於進口熱軋成交每公噸漲至CFR920-930美元,刺激河靜大漲表態,熱軋每公噸狂漲145美元、高達新台幣4,100元,另盤元線材漲84美元,破建廠以來新高漲幅。

河靜表示,國際鋼市穩中趨堅、需求端強列,歐美市場持續向好,加上傳聞中國大陸將下調或取消出口退稅率,並且將開放廢鋼進口,廢鋼屬於鋼鐵原料,只要大陸積極向國際採購廢鋼,包括鐵礦行情都將穩居高檔,綜合各項因素,國際鋼鐵漲價動力不弱。

法人分析,河靜、寶鋼等重要高爐廠新盤價創春節後最高漲勢,中鋼以及東南亞鋼市新價風向確立,短期鋼鐵行情不會跌、只會漲,尤其河靜漲價氣勢比大陸更強,具指標意義,昨天鋼鐵類股大漲5.64%強勢表態,多頭牛氣沖天。

長期被視為牛皮股的中鋼狂飆5.9%、大漲1.65元,收盤29.6元創九年新高價;燁輝、聚亨、千興等六檔漲停。

燁輝執行副總陳永賢指出,第2季鋼鐵事業榮景應該很亮麗,台灣母廠接單已經排到6月,尤其百分百轉投資的燁輝常熟廠表現更是出色,燁輝業內、業外都有績效,對上半年展望樂觀。

法人表示,鋼市走強,「鋼鐵股廚房非常香」,各家上市鋼廠各有擅長,中鋼、中鴻、燁輝、盛餘、新光鋼等既有題材又有支撐,令投資圈垂涎。

 
陽明3月營收210億 飆新高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貨櫃輪營收衝高,獲利揚帆。陽明(2609)昨(12)日公布3月營收衝上210億元,連八個月創新高;萬海3月營收以128.6億元,改寫歷史次高,淡季不淡。

法人指出,陽明首季營收超過622億元,以其1月營收204億元來看,自結稅前盈餘即達93.7億元,加上3月新台幣貶值匯兌回沖效應,首季稅前盈餘有機會挑戰300億元。

長榮上周已公布3月營收321.7億元,年增1.34倍,改寫新猷,連四個月創新高。法人估計,貨櫃三雄第1季稅前盈餘挑戰千億元,改寫新高。

由於新冠疫情及蘇伊士運河堵船事件所帶來的供應鏈斷鏈影響,企業對供應鏈的思維由「即時庫存」,轉為「安全庫存」,再加上美國政府祭出的經濟刺激方案將帶來強勁的消費需求,以及疫苗施打率提高加速全球經濟復甦,整體來看,物流需求仍然強勁,在海、空、鐵路運輸艙位供給仍然吃緊下,外界預期,第2季高運價仍持續。

國內外法人最新的外資報告中,調高長榮目標價,由原先64元調高至70元,重申「買進」評等;日前國內的法人報告,也陸續看好長榮跟陽明,其中,還推估兩家業者今年獲利可期,陽明第1季EPS有望站上6元,全年有機會賺進一個股本,紛紛調高陽明目標價格並為強力買進(Strong Buy)。

陽明3月營收站上210億元,年增率90.36%,累計第1季營收622.8億元,年增率79.8%,主要受惠整體運價上漲,推升3月及第1季營收持續衝高。

萬海3月營收128.5億元,年成長一倍,為歷史次高;第1季營收386.6億元,年增率1.14倍,創單季新高。萬海表示,今年3月是農曆年後淡季,營收無法跟元月相比,但因為市場需求強勁,出口恢復很快,因此呈現淡季不淡。

台驊則指出,全球各主要港口因疫情造成美國塞港及缺工問題未解,大量船舶滯留於美國海上等待進港卸貨時間延長,加上貨物從亞洲出口需求力道持續強勁,造成船舶供給短缺,海運運價仍維持在高檔,訂艙難度隨之提高。截至目前,美國因塞港及缺工、歐洲因蘇伊士運河堵塞影響歐亞線供給,迫使航商執行減班因應,艙位短缺狀況相當嚴峻,運價持續高檔支撐。

 
央行收游資 定存單餘額創高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避免通膨升溫,中央銀行快馬加鞭沖銷游資。最新統計顯示,央行定存單餘額昨(12)日增至9兆4,985.3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即將突破9.5兆元大關。

回顧去年同期,央行定存單餘額為7兆7,713.2億元,這一年來,央行自市場上多收回1兆7,272億元的資金,利息支出負擔愈來愈沉重。

美國實施無限量QE(量化寬鬆)後產生外溢效果,大量資金湧向台灣等亞洲新興市場,促使主要國家股市、房市等資產價格上漲,為避免資金過度浮濫,央行大舉回收游資,進而促使央行定存單餘額逼近9.5兆元大關,締造新猷。

4月以來,央行定存單合計到期1兆9,443.05億元、發行量為2兆2,133.55億元,不到半個月,央行便增發2,690.5億元的定存單,等於從市場上多抽回2,690.5億元的餘裕資金。

著眼國內資金充裕,央行先前宣布,第2季起再度加發長天期定存單,將資金從短期導入長期。其中,2年期定存單自4月起每月增發200億元,由上季的每月600億元增至800億元,364天期定存單則維持每月1,700億元發行量不變。

今年4月至6月,央行累計增發600億元的2年期定存單,意即新一季會從市場上多收600億元的資金,且一鎖就是二年。

央行發行定存單分成標售與申購兩種方式,其中364天期與2年期定存單採每月一期標售方式。至於短天期定存單,則採銀行向央行主動申購模式,目前28、91和182天期定存單利率分別為0.34%、0.4%和0.52%,7天期利率為0.11%。

央行定存單為央行沖銷市場餘裕資金的工具之一,發行對象包括銀行、信合社、票券公司、農業金庫、中華郵政及其他經央行核可的金融機構;銀行等金融機構買入央行定存單,除可替過剩資金找到投資管道外,亦可充當法定流動準備。

外資昨(12)日賣超台股,在外匯市場也偏向匯出,使新台幣匯率續弱,終場貶值2.3分,收在28.459元,連三貶,總成交量為11.28億美元。

台股「萬七」關卡前多空交戰,昨日盤中震盪超過185點,終場上漲5.6點,收在16,859.7點。證交所資料顯示,外資昨日賣超台股75.41億元,連兩日賣超台股金額超過121億元。

匯銀主管說,「外商銀行偏向買匯,應是賣股票後的資金匯出,不過匯出規模不算很大。」

進一步觀察新台幣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市場最新報價,指標1個月期目標價由28.409元,略微貶值至28.418元,顯示海外法人對新台幣匯率升值預期明顯轉淡。匯銀主管指出,估短期內,新台幣匯率將維持28.3元到28.5元區間波動格局。

近來新台幣匯率走勢趨貶,除出口商湧現惜售風氣外,熱錢動向也是一大關鍵。

 
自住認定 與戶籍無關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由於房屋稅、地價稅都有自住相關優惠,不過相關適用要件有別,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指出,即便已經遷入戶籍,但房屋稅的自住認定與戶籍無關,因此遷入戶籍時,無法同步申請自住優惠稅率。

官員指出,最近接到台中市民黃小姐詢問,她最近才剛到戶政機關遷入戶籍,當時也能同步申請地價稅的自住優惠,不知道在房屋稅方面,能不能一起適用自住稅率?

官員指出,房屋稅自住認定,跟戶籍沒關係,而是依實際使用情形判斷,認定要件包括無出租、有家人實際居住使用、全國三戶以內等,因此就算可以在地價稅上適用優惠,房屋稅的優惠還是要另外申請。

地價稅方面,很重視戶籍的要件,如果有塊地已依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但地主因工作、子女就學等因素,而須遷出戶籍,就有可能失去自住優惠。

 
股票利得 國壽獲利主力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泰金(2882)、富邦金二金控獲利亮麗,全靠旗下重量級壽險子公司貢獻,但兩壽險3月單月獲利表現出現歧異,富邦人壽3月獲利81.7億元,比2月大減70億;相較之下,國泰人壽仍維持月成長至156.3億元,主因在於二家對實現利益、尤其是對台股的態度,明顯不同調。

國泰人壽3月大賺156.3億元,只低於元月,較2月多出5.7億元,發言人兼副總林昭廷表示,3月獲利主要來自實現股債利得,其中股票還多於債券,也因3月比較積極實現利得,因此未實現利益從2月底餘額1,300億元左右,降至剩千億元水準,惟淨值續增,未受影響。

富邦人壽3月實現股債利益85億元,雖然也來自國內股票、基金及國內外債券,但跟1月、2月各實現高達200億元及188億元利益相比,很明顯地,3月態度轉向 ,尤其惜售台股。

3月底富邦人壽個體淨值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餘額約1,600億,月增約140億,年增約2,170億,可見富邦人壽投資心態轉變,不為賣而賣,未實現利益增加,也帶動淨值達5,2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國泰都對台股謹慎保守、需靈活操作,而且「不願為賺股利而賠價差」,股利挹注不若過去幾年,但過去投資績效來看,二家大型壽險公司同樣亮眼,只是操作布建不同 ,難分軒輊。

 
金控Q1獲利翻倍 大賺1,920億
記者葉憶如、夏淑賢、陳芝瑄/台北經濟日報

15家上市櫃金控2021年第1季獲利出爐,整體金控首季大賺1,920億元,比去年同季大幅成長1.2倍,續創新高,金控雙雄富邦金(2881)與國泰金合計賺逾千億元,占整體近56%,含轉虧為盈在內有八家金控首季獲利翻倍成長。(延伸閱讀:富邦金首季EPS 4.89元 續居金控冠軍

其中,富邦金以每股稅後純益(EPS)4.89元續居每股獲利王,國泰金則是3月單月與累計獲利稱冠。

整體金控去年全年稅後純益3,790億元,今年第1季就賺了去年一半獲利。

去年3月適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衝擊全球資本市場,不少金控去年3月獲利縮減,甚至虧損,今年台股與全球資本市場持續創高,因去年比較基期低,金控3月單月與累計首季獲利均比去年同期躍增。

富邦、國泰金合計首季獲利高達1,070.59億元,是推升整體金控首季獲利倍增1,920億元的主因。

開發金、華南金第1季獲利較去年虧轉盈大幅成長,富邦、國泰、元大、兆豐、國票、日盛等金控第1季獲利也都年增一倍。

以3月單月來看,受惠資本市場行情,整體金控3月獲利與2月相當,但比去年3月獲利年增率高達3.47倍。

每股獲利前六強金控,除元大金,其他五家的壽險子公司對獲利貢獻最高,顯示資本市場多頭行情下,投資部位龐大且擅操作的壽險業,是金控首季獲利衝高的功臣。

富邦金3月自結稅後純益114.99億元,年成長42%,但月減67.96億元,減幅37%,累計今年首季大賺500.29億元,年增達1.18倍,EPS 4.89元,單月、首季、EPS皆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子公司人壽、產險、證券首季獲利也同創新高。

不過,富邦人壽3月處分股債不若2月積極,使富邦壽及富邦金3月獲利較前月縮水;但富邦壽3月單月獲利仍續創同期新高,累計首季賺391.1億元,較去年同期仍大幅成長1.43倍。

國泰金3月稅後純益180.9億元,第1季稅後純益570.3億元,為整體金控單月與首季獲利冠軍。

 
特斯拉高層擬來台 檢疫規定可能放寬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外傳因為晶片全球大缺貨,特斯拉可能來台搶晶片,由於美國並非中低風險國家,不符合台灣現行商務泡泡的規定,若有重要商業客戶有打過疫苗,是否放寬檢疫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12)日表示,指揮官陳時中有指示要研議如何縮短檢疫天數,正參考其他國家做法。

莊人祥表示,確實有一些申請,是不符合目前短期商務的規定,這些個案會用比較嚴格的措施,而且要根據個案來做認定。比如說旅客起飛之前要採檢,入境後每幾天要採檢一次、他跟人會面或外出都有特殊動線的安排,這些都需要經過申請單位的主管機關評估,並且送防疫計畫來指揮中心,才有可能成行。

外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計畫搭專機來台向音效轉換晶片龍頭瑞昱(2379)要產能。不過,瑞昱昨日指出,公司的音效晶片沒有供應車用,只有供應個人電腦,全公司只有乙太網路有車用產品。據了解,目前瑞昱各品項晶片都持續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受限於上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短期內相關供需失衡的情況仍難紓解。

瑞昱表示,不評論單一產品出貨與相關客戶的情況,但該公司只有車用乙太網路晶片是屬於車輛應用產品,至於音效解碼晶片,主要供應個人電腦、筆電以及Chromebook應用,另外有一小部分供應消費性產品應用。

特斯拉供應鏈表示,目前車用產品主要缺貨的是晶片,包括音效晶片、電源控制晶片,以及微控制器(MCU)晶片等屬於半導體產品,因此,其他特斯拉零組件供應商,並不清楚特斯拉派專人來台灣搶晶片的事情。 (記者邱宜君、黃惠群、鐘惠玲、蕭君暉)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