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 1月29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主办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研讨会在京举行。
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等重大课题做出了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为我们做好流动人口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是中国第一部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为主题的年度报告。从评估结果的综合排名看,2017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综合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厦门市、鄂尔多斯市、成都市、长沙市、合肥市、惠州市、青岛市、苏州市、江门市和唐山市。排名后十的城市分别是呼和浩特市、温州市、榆林市、台州市、绍兴市、金华市、海口市、三亚市、昆明市、宁波市。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厦门和鄂尔多斯是国家第一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城市。成都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实施了很多改革措施。长沙、合肥、青岛、苏州均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试点城市。
报告认为,一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融合水平不高,被评估的50个城市平均得分仅为51.62分,不同类型的城市分化明显。二是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不同维度之间差异显著,呈现出公共服务融合>政治融合>经济融合>心理文化融合的特点。三是东部地区特大城市流动人口政治融合难度大,制度性因素是流动人口获得市民身份、平等社会权利和政治参与的主要障碍。四是经济融合东、中、西部区域差距大,过高的房价、低水平的消费和劳动保护不足,使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合还处于初级水平。五是公共服务融合总体水平较好,应重点关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的孕优服务和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六是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心理文化融合程度越好,东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总起来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还缺少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也比较低。
报告指出,当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过大,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造成负面影响。(2)阻碍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合的制度性障碍仍然存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没有被打破。(3)流动人口经济融合面临高房价、低水平就业和消费不足三大困境。(4)子女教育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决定流动人口返乡和留城两大制约因素。(5)流动人口留城意愿与国家战略导向出现偏差。
对于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课题组也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1)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制度性障碍。(2)加强教育和就业培训,提升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3)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保护和公共服务,减少流动人口对土地和传统社会关系的依赖。(4)按照人口流动的规律和意愿对城镇化战略进行调整。(5)以社区为基础,构建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6)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专家认为《报告》的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符合中国实际,得出的研究结论科学合理,不仅对于学术界具有引领作用,可以为中央决策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而且对地方政府也有督促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