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新南向出口金額 衝新高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carol的私房教養】為做童書的總編媽咪Carol從教養可愛孩子的經驗及相處中,分享其最真切的心情與心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2/08 第529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新南向出口金額 衝新高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7)日表示,台灣2021年對新南向18個國家出口額達825.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且對新南向出口額年增達35.2%,高於對全球整體、中國大陸、日本、美國等主要市場的成長率。

經貿辦表示,其中出口占比最大的積體電路貨品,就占台灣對新南向18國出口比重近四成,其他主要出口貨品包括資通訊產品及零件、半導體裝置及製造半導體之機器、光學元件、石油製品、熱軋鋼製品、塑橡膠原料及有機化學品等,皆為台灣向新南向國家出口大宗。

從出口市場來看,經貿辦指出,台灣去年對新南向國家出口成長幅度達35.2%,高於對全球整體的29.4%,也高於對中國大陸的25%、日本25%、美國30%等主要市場成長率。

以個別國家分析,經貿辦指出,我出口新南向國家金額排名前五大市場,依序為新加坡的257億美元、年增34.8%;越南140億美元、年增32.8%;大馬133億美元、年增40.9%;泰國70億美元、年增32.8%;以及菲律賓61億美元,年增7.6%。

經貿辦說明,我國不僅對新南向國家出口表現亮眼,台灣與新南向國家雙向投資也成長顯著。例如2021年對新南向國家投資121案,投、增資58.2億美元,較2020年增加逾一倍。

比較新南向政策上路五年來成績,經貿辦表示,2016年我對新南向18國出口額592.3億美元,2021年為825.8億美元,成長28.3%;2016年我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額為23.8億美元,2021年則為58.3億美元,成長59.2%;2016年新南向國家來台投資額為2.4億美元,2021年則為10億美元,成長76%。

去年新南向國家來台投資有529案,投、增資約10億美元,較2020年增加1.6倍,其中投資來源地主要為新加坡、泰國及澳洲等,新南向國家外商看好台灣市場發展前景。

經貿辦期許,2022年政府將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持續以務實作為協助台商因應國際政經局勢變化,掌握實質商機。

 
國際財經要聞
美將公布亞太經貿新戰略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拜登正準備在未來幾周,公布首項廣泛的亞太地區經貿戰略,以抗衡中國大陸不斷擴大的影響力。這項協議預料將涵蓋數據在地化、跨境數據傳輸、以及勞工、環境和氣候變遷法規等,但預料不會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也不會調降關稅或提供傳統的市場開放工具。

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Sarah Bianchi)上周表示,美國政府將在未來幾周對外發布亞太經貿框架進展的更多細節,外界在了解細節後,「將發現我們正在思索的途徑有很多牛肉」,「這項計畫真的令人興奮,內容也將相當豐富」。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0月在參加東亞峰會時,提出新經濟框架的構想,目標是與友好國家在數位貿易、供應鏈和綠色技術等議題上更緊密合作。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去年11月表示,這項架構並非傳統貿易協定,而是聚焦於提高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網路安全、技術標準及隱私。美國已表明不會重返CPTPP。

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細節尚未公布,但這個經貿框架將由許多個別協議組成,亞太各國能挑選想簽署加入的協議,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將負責該框架的貿易部分,包括數位貿易、勞工標準和貿易便利化,雷蒙多負責監督供應鏈、基礎建設、減碳,以及稅收和貪腐等部分。

這個框架也將排除調降關稅、以及其他具法律約束力的開放市場行動,意味著美國將不會調降關稅、也不會提供傳統的市場開放工具給貿易夥伴。

不過,多位經濟學家、外交官和貿易專家表示,美國要統整多個亞洲經濟體,創造出一份制定商務與新科技互動規範的有效協議,將面臨苦戰。美國若想強化亞太關係,市場准入措施至關緊要,尤其是對於尋求擴大出口農產品和製造品到美國市場的南亞和東南亞國家而言。

 
東芝分拆案 改為一分二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東芝7日表示,已修改分拆計畫,現在的目標是拆成兩家公司,而非原先計劃的三家。東芝也公布大幅提高股東報酬計畫,以安撫憤怒的投資人。

根據新修改的整頓計畫,東芝將只讓包括電源晶片部門在內的設備事業分割出去,力拚在2024年3月前完成。在此之前,東芝目標將公司一分為三,分別是能源和基礎設施公司、設備公司,和快閃記憶體晶片公司。

但這項修改後的計畫仍將面臨多家外國避險基金的龐大阻力,其中許多避險基金反對任何形式的分拆,而是希望讓這家日本企業集團私有化 。

東芝還打算在未來兩年將股東報酬提高到3,000億日圓(26億美元),比之前設定的目標1,000億日圓多出兩倍。這項利多激勵該公司股價7日收漲1.6%。

東芝表示,新的整頓計畫更簡單、將節省成本,而且更容易推動與策略夥伴的結盟。東芝社長綱川智表示,修改後的整頓計畫將在3月臨時股東大會上交付表決,設定的表決通過門檻為略高於50%。但有些投資人懷疑這項新計畫的目的是要讓東芝躲避需要三分之二的股東同意票。東芝還表示,計劃啟動電梯和照明業務的出售程序,不再把生產銷售點(POS)系統及影印機的東芝Tec公司視為核心事業。

 
國際食用油掀新一波漲勢
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南美乾旱歉收、馬來西亞缺工收成及印尼管制出口等多重因素的打擊下,全球食用油市場7日在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再掀漲勢,加劇全球糧食通膨本月可能創新高的憂慮。

全球最廣泛使用的食用油棕櫚油,7日一度飆上歷史新高。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交易的棕櫚油4月期貨價格一度大漲2.4%至每噸5,749馬元(約1,374美元),收盤則跌1.4%,報每噸5,539馬元,主因為其他食用油價格走低,以及馬來西亞1月底的棕櫚油庫存可能約略沒變。

不過,路透調查顯示,馬來西亞上月的棕櫚油產量與出口量可能都會降至11個月新低。馬來西亞遭遇長期缺工問題,種植園有油卻無人力開採。

另一個棕櫚油主要生產國印尼則管制出口,以穩定國內食用油價格。印尼已核發出口許可給六家公司,核准的總出口量為31萬噸的粗製棕櫚油和18,178噸的精製棕櫚油,官員也說,還不打算調降生產商須供應20%產量給國內市場的義務比率。

全球消耗量第二大的食用油黃豆油也在黃豆價格飆漲下,一度漲至去年6月以來的高點,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黃豆油3月期貨價格在7日盤中漲到每磅66.45美分,稍後回落至65.46美分價位。南美洲主要產地巴西與阿根廷在酷熱乾旱下,預計大豆歉收,美國農業部9日公布的全球供應報告,可能將反映黃豆歉收問題。

食用油行情7日一度大漲,一方面也是過完春節假期的中國大陸投資人開始回到交易場,交易量增加所導致的結果。

食用油一路強力飆漲,讓原本就承受漲價壓力的糧食通膨更加嚴重。聯合國編撰的全球糧價指數1月已漲到接近2011年所創下的歷史高點,很可能在2月刷新歷史紀錄。

民眾對食品價格飆漲的敏感度高於其他商品價格,因為吃飯是剛性需求,較不富裕的國家民眾花在食品上的所得比率很高,糧食價格猛漲,會埋下社會與政治的不安因子,從而形成更大的動盪。

布蘭特原油4月期貨7日一度衝上每桶94美元,為2014年來首見,之後因伊朗豪子談判將在8日恢復而回落,盤中跌0.4%至每桶92.92美元,西德州輕原油3月期貨則跌0.8%,報每桶91.53美元,但在供應緊俏的前景下,油價看多情緒不變。

 
油價94美元 攀8年最高價
記者李宜儒、葉亭均/綜合報導聯合報
國際油價持續飆高,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昨天觸及每桶九十四美元,攀抵八年來最高水準,是否會衝每桶一百美元大關引發市場揣測,同時也引發通膨疑慮。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認為,關鍵在於俄羅斯是否真的攻打烏克蘭,如果最後俄烏雙方沒有開戰,預料油價應不至於會衝上一百美元大關。

隨著國際油價在近期站穩九十美元整數關卡,台塑化也稍微調升對於第一季的油價預估,原本預估單季均價約為七十八美元,目前稍微調高到均價八十美元。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亭已表明沒有計畫要入侵烏克蘭,但俄羅斯大軍集結於烏克蘭邊境,也為油價增添風險溢價,是近期國際油價飆高的主要關鍵。油價在市場的預期心理下持續飆升,但整體供需狀況並沒有出現明顯變化,產油國組織依然維持每月增產四十萬桶的決議,也讓供給的數量維持穩定增加。

國際油價持續高漲對美國的影響最大,尤其維持汽油每加侖不超過三美元是美國總統拜登的競選承諾,但隨著國際油價狂飆,目前美國汽油每加侖價格已來到三點五美元左右,讓美國民眾對於拜登施政不滿意度升高。

產業人士表示,油品供需變化並不大,但因國際上有太多基金在油市中,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這些基金往往就會趁機誇大,以炒作油價。就目前狀況來看,俄烏確實是緊繃,但是會不會真的開打,其實也沒人有把握。

產業人士判斷,普亭未必真的要打烏克蘭,甚至有點是被逼得不得不表態,以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組織,進而讓北約在烏克蘭境內設置軍事基地或設施,危害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換言之,如果北約承諾不讓烏克蘭加入,同時也不在烏克蘭設立任何軍事基地及設施,或許俄羅斯就會撤兵,讓影響國際油價最大的變數就此消彌,油價就可能回落到先前七十至八十美元之間的水準。

對於油價,台塑化依然維持相對平穩的看法,因為整體供需沒有太大變化,就算俄烏開戰,但是烏克蘭本身並不是產油國,反倒是俄羅斯才是產油國,而俄羅斯的產油區也不在這次的衝突地區中,理論上對原油的供需並沒有影響。

 
要聞
勞退分紅 平均每人逾2.3萬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拜全球景氣復甦及資金寬鬆之賜,勞動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國保基金去年合計大賺5,710.3億元,去年是政府主要退休基金豐收一年。

其中,新制勞退基金去年全年收益數為2,836.8億元,若以目前1,225萬戶有效新制勞退專戶計算,平均每名勞工分紅逾2.3萬元,創2005年7月新制勞退開辦以來,勞工平均最高分紅之紀錄。

勞保局將在今年3月初完成去年新制勞退收益分配。換言之,勞退新制基金去年收益將於今年3月分紅給勞工,但勞工並不能領出分紅,而是連本帶利,滾入下一年度投資,直至勞工滿60歲時才可以領出。此外,勞工個人帳戶累計金額不同,每名勞工實際獲得分配收益並不一樣,並非將收益數直接按戶數均分。

勞動基金運用局昨(7)日發布勞動基金去年全年操作績效。去年受惠於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加上各國持續實施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勞動基金2021年12月底止規模為5兆1,075億元,去年全年大賺4,511.1億元,收益率為9.6%,去年12月單月大賺1,253.2億元。

其中,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3兆1,458億元,收益率9.6%;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9,475億元,收益率11.2%;勞保基金規模為8,447億元,收益率9.7%。

受衛生福利部委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規模為4,717億元,收益數為404.2億元,收益率為9.8%。

銓敘部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昨日發布,截至去年12月底退撫基金規模達7,286.9億元,收益數為795億元,收益率為11.8%。其中,國內投資配置比率52.7%,國外投資金額配置比率為47.3%。

展望今年,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表示,全球經濟成長持續溫和擴張,帶動企業投資及生產力上升,惟各國央行隨著通貨膨脹壓力上升,將通膨風險列為首要考量因素,逐步緊縮貨幣量化寬鬆政策,而經濟刺激措施退場速度,勢將影響金融市場走勢,預期今年國內外股市上沖下洗震盪加劇。

 
第二階段移工引進 開放四來源國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紓解國內缺工,勞動部加速移工引進。勞動部昨(7)日宣布,第二階段移工專案引進自2月15日啟動,雇主可從印尼、越南、菲律賓及泰國等四個來源國引進移工,包括產業及社福移工;並且取消第一階段積分制及統一於檢疫所集中檢疫等措施,只要移工完整接種疫苗並入住防疫旅館,完成14天居家檢疫及七天自主健康管理即可引進。

第二階段移工引進檢疫地點以防疫旅館為主,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全台防疫旅館約有3萬床。勞動部官員表示,因為檢疫期間14+7的住宿費用主要由雇主負擔,而且防疫旅館價位不一,因此實際引進移工人數仍待觀察。

春節連假結束,昨日僅二例本土確診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隨即宣布,為兼顧國內防疫安全及產業與家庭用人需求,自2月15日起,啟動第二階段移工專案引進。移工來台前,必須在來源國已完整接種疫苗;來台後,開放雇主安排移工至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並確實遵照相關防疫指引規定辦理。

自去年國內爆發本土疫情後實施境管,移工全面停止引進,引發國內產業及長照大缺工;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下,勞動部於去年11月11日宣布重新開放,並採二階段專案引進移工,移工入境全數採集中檢疫。

第一階段指揮中心僅釋出集中檢疫所1,700床能量,並只先開放印尼及泰國,而且採積分制,根據移工是否完整接種疫苗、來源國疫情、移工住宿環境等配分,合計積分高者,優先引進。

除了引進來源國及集中檢疫政策鬆綁,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長蔡孟良表示,其他防疫措施,都將比照第一階段實施。

 
中油火速補件 三接外推環差明再闖關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環差年後再決戰,距離前次審查僅約半個月,中油火速完成補件,環保署也排案於明(9)日召開第三次初審會議,經濟部力拚本次通過專案小組初審,送進環評大會確認結論。

前次初審卡關最關鍵原因在於環委對於外推方案淤沙對於南方的觀新藻礁是否會造成影響,要求中油釐清,並給予約兩個半月的補件期,不過中油並未拖到3月底,趕在春節年前就補件完成,不難感受到供氣時程緊迫,中油備感壓力。

中油觀塘案爭議許久,經濟部因應珍愛藻礁公投,提出三接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避開潮間帶藻礁,航道及迴船池不浚挖。最後藻礁公投未通過,經濟部能源政策吞下定心丸,不過外推方案仍得通過環保署的環差審查。

在前次審查會議中,有環評委員高度關注外推方案突堤效應所造成的淤沙,是否會對大潭藻礁南方的觀新藻礁生態造成影響,要求中油應提出更完整評估,預料也將是接下來審查重點。

 
蘋果入門款筆電 傳搭載M2晶片
編譯洪啟源、記者劉芳妙/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傳出有意在iMac桌機新增Face ID人臉辨識功能之餘,同步衝刺筆電業務。彭博報導,入門款MacBook Pro筆電也將全新升級,搭載更強大的M2晶片,同時也有新設計。

業界認為,若相關傳聞成真,有助擴大MacBook Pro銷售,助攻廣達(2382)、台積電等供應鏈業績。

彭博資訊「Power On」時事通訊記者葛曼(Mark Gurman)披露,蘋果今年11月將推出搭載M2晶片的入門款MacBook Pro筆電,取代目前採用M1晶片的MacBook Pro,新款MacBook Pro也將拿掉Touch Bar,和高階款的主要差別,在於更低的螢幕解析度、更少處理器與儲存空間,也沒有ProMotion和MiniLED。

他認為,蘋果未來也將推出多款配備M2晶片的Mac產品,包括改版後的24吋iMac、入門款Mac Mini以及改版後的MacBook Air。

目前蘋果M系列處理器由台積電獨家代工,隨著M2晶片擴大導入採用於更多蘋果硬體,法人預期有助台積電後續出貨。

另一方面,隨著新款MacBook Pro搭載效能更強大的處理器,預料也將刺激買氣,對組裝廠廣達也是一大利多。

 
三星推史上最強TV 台廠助陣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三星強攻業界最領先的MicroLED電視,傳出找上台灣LED龍頭富采(3714)與富采轉投資錼創幫忙供貨。MicroLED堪稱歷來最強的顯示技術,MicroLED電視更被譽為「史上最強大、最高貴的電視」,富采領銜打入三星MicroLED電視鏈,意味台灣LED產業正式在高階技術揚眉吐氣。

韓國專業電子科技媒體《The Elec》等報導,三星在全球電視位居龍頭地位,極力推廣最先進的顯示器以及電視產品,2021年發表首款110吋MicroLED電視,要價1.7億韓元(約新台幣390萬元),主打金字塔頂端客層。

為擴大市場接受度,三星今年會再推出新款89吋、101吋MicroLED電視,同時大砍售價四成,藉此提升買氣,並著手打造更大尺寸的114吋機種,同時也開始外購MicroLED的關鍵零組件,跨海來台灣找相關廠商協助。

不具名的國內LED廠透露,三星大尺寸MicroLED電視使用的晶片,由富采及其轉投資錼創供應。對於相關消息,富采昨(7)日表示,無法評論單一客戶相關訊息。

富采強調,MicroLED晉升為未來高階顯示技術的趨勢已經愈來愈明顯,目前各家廠商在技術提升都持續有進展,富采透過旗下晶電及隆達致力開發相關技術,一切進度都在掌握當中。

LED業界人士分析,MicroLED電視搭載最先進的MicroLED顯示技術,技術層次高,儘管終端裝置仍是「天價」,但此次三星找上富采與錼創供貨,凸顯台灣在MicroLED技術發展獲得高度肯定,也為沉寂已久的台灣LED產業注入新暖流,「終於盼到揚眉吐氣的一天」。

富采則是認為,目前MicroLED電視要價仍高昂,導致終端市場仍未打開,技術研發上也還有提升空間,包括良率提升、降低生產成本更是目前積極努力的方向。

不過,在三星等指標廠積極拓展市場、降價催買氣下,預期2024年底全球MicroLED相關產品出貨將明顯放量,2025年更是相當值得期待的一年。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全球能夠供貨MicroLED晶片的廠商並不多,其中,錼創及過去主導研發Mini LED及MicroLED的晶電就是重要廠商;大陸三安光電雖也傳出具備生產能力,但品質相對不具競爭力,而三星雖然也進行MicroLED晶片研發,但進度仍較台廠落後,成為此次富采能領銜打入三星MicroLED供應鏈的最關鍵原因。

三星至2020年為止,已連續15年登上全球電視銷售龍頭,2021年上半年最新統計數據依舊稱冠業界。隨著三星搶攻MicroLED電視商機的動作明顯擴大,業界看好未來相關市場可望隨著成本降低、終端價格下滑而快速普及。

 
MicroLED全面普及 三關鍵待突破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MicroLED尚未全面商用化就已被譽為「史上最強顯示技術」,業界看好將是未來主流,但MicroLED全面普及仍有巨量轉移、檢測維修及降低成本三大關鍵待突破。

MicroLED面板具有自發光像素,能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和更高的清晰度,且功耗更低,擁有更好的色彩還原能力,都是目前顯示技術難以達到的水準,業界看好,未來在價格達到甜蜜點之後,超高顯像畫質將是新一代市場主流。

MicroLED邁向大量量產與商業化的關鍵,目前最大的困難仍在製程技術需要進一步突破,其中,巨量轉移更是重點。目前全球各大LED業者採用的巨量轉移技術都不相同,沒有標準的方法,以一塊4K解析度的LED螢幕來說,需要安裝2,400萬顆MicoLED晶粒,目前市場需求不大之下,可以較高成本、更多道工序的方式完成,但大量生產的話,技術仍待進一步突破。

檢測及維修則是另一項挑戰,由於MicroLED晶粒體積小,如何挑出缺陷晶粒之後有效維修並替換,也成為目前待突破的重點。和巨量轉移類似,MicroLED檢測及維修目前已能做到,但僅限於小量生產。

 
網家衝物流、出貨 擴大營收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網路家庭集團(8044)今年對營運不看淡,法人預期可望超過去年原本營收目標500億元。兩大動能主要是下半年啟動郵政智慧物流園區(A7),擴大物流、改善出貨效率以帶動營收,以及持續併購與投資新事業,擴大營收基礎。

網家對法人預估的業績數字不評論,但表示將挑戰「高雙位數成長」。今年將進行App和網頁改版、持續收購與投資,並宣布投入快速經濟戰局。

網家集團執行長暨總經理蔡凱文表示,原本A7規劃去年上線,但受疫情影響和作業流程延宕,今年會比去年的目標還要積極,去年倉庫就很滿,今年多出幾乎翻倍的空間,出貨量跟物流速度都會大幅上調。

法人表示,去年網家營收目標年增逾二成、超過500億元,最後是486.13億元,年增10.81%,並未達標。對照競爭對手momo購物成長速度,今年不但要超過500億元,甚至上看550億至600億元才符合預期。

蔡凱文說,在A7加入後,物流速度會變快。北部六縣市6小時「試營運」可望成為4小時到貨服務,增加衛星倉、地區倉加速在地服務,也會在六都或包括新竹縣市等地推出30分鐘到貨的快速經濟服務,不以純生鮮為主,他強調,「網家絕不缺席快速經濟」。

 
金控樂觀今年景氣展望
記者廖珮君、陳美君、陳怡慈/台北經濟日報
國泰金、台灣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新光金等金控,昨(7)日舉行新春團拜,多家金控都樂觀看待2022年景氣展望,台灣金董事長呂桔誠預期今年台灣GDP可守穩4%,兆豐金老董張兆順則喜迎升息對提振獲利的大利多,新光金董事長許澎勉勵落實ESG、朝優質金控目標邁進。

呂桔誠說,2022年經濟有四大亮點,轉單效應持續存在、台商回台持續且加速回流、在地中小企業加速投資,目前為止高達1.6兆元,同時,前瞻基礎建設持續進入密集投資期,對台灣今年景氣維持樂觀態度。

呂桔誠說,儘管全球疫情起伏不定,台灣產業相當堅實、供應鏈展現韌性,除半導體外,ICT等關聯產業表現相當穩健,他認為,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站穩4%沒有問題。展望今年銀行業表現,呂桔誠同樣持樂觀看法,他說,升息對金融業是好事、也會帶來新的機會。

兆豐金也樂觀看待美國縮表、升息後,有助提升兆豐金利差、和資金運用收益,對兆豐金獲利動能將是一大利多。

兆豐金指出,美國Fed在其政策小組1月會議後發表聲明暗示,基準短期借款利率最快可能在3月調升0.25個百分點,並計畫大幅縮減資產負債表,以因應高通膨,對兆豐金是一大利多,在利差及資金運用收益提升,獲利動能可望逐步走高。

受疫情衝擊,昨僅約近十家金控透過視訊舉行新春團拜,中信金、台新金、富邦金、玉山金、華南金等則取消,但各大金控仍看好今年獲利展望,第一金董事長邱月琴就喊出要提升非銀行獲利貢獻占比。

第一金2021年稅後純益197.39億元創新高,除第一銀行獲利達176.52億元,銀行以外子公司稅後純益24.5億元,獲利占比突破12%,內部目標將朝兩成邁進。

新光金董事長許澎昨上午8時30分在台北火車站前摩天大樓43樓,實體與視訊雙管齊下向同仁拜年,他說,新光金去年獲利成績不錯,創歷年紀錄,相信今年營運目標可以達成。

合庫金指出,將持續發揮金融業影響力,滾動式調整營運策略,善用金控資源共享與跨業經營綜效利基,將創新思維帶入經營理念中,持續秉持精益求精態度,擴大核心業務成長動能,並落實永續經營理念。

 
台幣連五貶 央行罕見拋匯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虎年開紅盤,股匯走勢不同調。台股指數昨(7)日收盤大漲逾200點,新台幣匯率卻在外資匯出約3億美元下,午後由升翻貶,終場貶值1.3分,收在27.841元,連五貶並為三個月新低,總成交量為14.28億美元。

匯銀主管透露,熱錢昨日在匯市買匯撤出,使新台幣匯率貶幅擴大,中央銀行甚至還進場拋匯,緩和新台幣匯率的貶值幅度。

「外資賣超台股,午後也持續匯出,且力道還不弱,老大(指央行)罕見進場拋匯,站在阻貶那一方」,匯銀主管說。

展望後市,匯銀主管認為,外資動向、台股表現與美元強弱為三大觀察重點,預估短期內,新台幣匯率將位於27.7~28元區間波動。

觀察新台幣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最新報價顯示,1個月期目標價由27.75元下修至27.8元附近,顯示海外法人預期,新台幣匯率短期內易貶難升。

 
子女保單 三階段補強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過完農曆年,也意味著寒假即將結束,開始新的學期,然而近期台灣COVID-19疫情仍持續影響生活,家長無不嚴陣以待,希望給心中的寶貝最好的保護跟保障。

全球人壽提醒家長們,在孩子進入新學期的同時,可依照孩子的年齡,分三階段檢視保單,適時補足缺口,除了準備有形的防疫用品,還要打造無形保障;不過,家長們也不能漏掉撐起家庭經濟的自身保障,應隨家庭動態適時調整,才能「保對不保貴」。

受到疫情影響,家長們都會囑咐孩子必須攜戴口罩、消毒噴霧與酒精紙巾等防疫用品,特別是國小以下的孩童,因為尚無法施打COVID-19疫苗,對病毒的威脅沒有防護力。壽險業者示,除了有形的防疫用品,也可以透過保險商品作為另外一層無形的保障。全球人壽表示,一般學齡孩童可以分作0至7歲以及8至13歲、14至20歲這三個階段來探討。

全球人壽表示,7歲前的孩子抵抗力較弱,參加才藝課或是幼兒園等群體活動,都較容易因外在環境受到病毒感染,比如腸病毒、流感等;孩子感染病毒後,除了自費醫藥費用之外,也可能必須住院治療與觀察,需要家長們請假去醫院照顧,因此,填補自費醫療及因請假收入短少的費用,建議7歲前孩子必備保障首選,就是實支實付型醫療險及住院日額型醫療險。

至於8至13歲的孩童,小學階段更活潑好動,建議可以在前述基礎保障上,特別再強化傷害險與傷害醫療險的保障。

以傷害醫療險為例,主要可填補因意外受傷就醫,例如跌倒或骨折等孩童常見的意外傷害,而產生的門診或住院的醫療費用。

最後則是,14歲至20歲,可以規劃癌症險、重大傷病險。壽險業者表示,許多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都有年輕化的現象,因此在規劃保險時也應提早將罹患重大傷病後可能面臨的高額醫療支出納入考量,將癌症險或是重大傷病險納入規劃保單之一。

 
永豐金:Fed升息估最高7碼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股昨(7)日新春開紅盤表現搶眼,台灣去年GDP預估成長6.28%,創11年新高,永豐金控發出內部最新春節期間總經報告指出,目前市場預期美國Fed今年升息,最高達7碼,縮表比預期更快、更早。

報告中分析,台股在封關期間,美股續揚。對於台灣基本面,報告中指出,受惠全球經濟穩步回升,傳產、科技產品需求續強,加上節慶、跨年商機及政府推出振興五倍券等措施帶動下,2021年12月貿易、生產及金融面指標持續擴增,2021年12月景氣對策燈號連續兩個月呈黃紅燈,領先指標雖微幅下跌,同時指標持續上升,顯示景氣仍穩健成長。

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第4季GDP估成長4.88%,主因國內產能持續提升,挹注出口動能,2021全年經濟概估成長6.28%,創11年新高。

對於美國升息腳步,報告中指出,市場預期2022年美國聯準會(Fed)升息5碼(1碼等於0.25%),包括德意志銀行、花旗、摩根大通都預期今年Fed升息5碼,最高的美國銀行預期今年升息7碼,摩根士丹利也預期會升息4碼。

報告指出,認為此次縮表可能會來得更早、早快,若Fed從2021年7月開始啟動縮表,起初以每月200億美元的速度縮減,逐季上調200億美元,最終每月縮表規模上限落在1,000億美元。

截至2022年底,Fed資產負債表將縮小1,800億美元,屆時資產負債表規模約8.7兆美元,截至2023年底,Fed資產負債表將縮小1兆2,000億美元,屆時資產負債表規模約7.7兆美元。

疫情前,Fed資產負債表規模僅4.2兆美元,報告預期,按目前縮表速度,Fed資產負債表規模要回到疫情前,至少要等到2026年。

 
晶片荒 車市銷售年減二成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實在是太缺車,元月車市銷售規模不如預期。1月車市掛牌數僅40,624輛,年減21%,較上月僅微幅增加0.8%。業界指出,即使1月各大品牌擴大販促力道刺激買氣,但整體市場受到部分品牌車缺晶片影響,元月掛牌數仍低於預期。

去年一直缺車嚴重的賓士,因為大船入港,元月掛牌數以3,280輛創下史上單月最高紀錄,一口氣搶下車市排名第二位;供車數成為影響車市排名的關鍵因素。

因為晶片短缺嚴重,即使賓士大量交車,進口車比重仍降至40.6%,國產車比重持續拉高。主要是Tesla 及Benz 、BMW 的船期很不固定,新車供應不穩定,這些品牌船期變動對市場單月的影響就可能達兩、三千輛之多,成為車市的重要變數。包括和泰車(2207)、中華車與裕日車都較去年同期衰退,福特更是一口氣年減了五成,關鍵因素都是缺車。

至於過年後車市表現,和泰車看法保守,認為2月大約是2.1萬輛的規模,恐年減23%,和泰車本身的兩大品牌Toyota加Lexus總計預估7,800輛,市占率約37.1%。和泰車認為,2月受連假影響,工作天數較少;加上市場仍將受到缺車的影響,因此保守看待2月車市。

車廠指出,雖然元月交車台數低於預期,2月的預估台數也不多,但其實買氣並不差,主要的問題就是缺晶片、缺零件導致缺車。

以和泰車為例,Toyota加Lexus 目前手上的訂單有超過8,000輛無法交車。推估目前整個市場上不能被滿足的訂單可能超過2萬輛以上。如果2月各品牌的來車增加,才有可能翻轉局面。

雖然晶片短缺影響市場,Toyota 1月登錄12,427輛,年減25.4%,市占率30.6%。其中,神車 COROLLA CROSS 1月持續熱銷3,888輛,再次稱霸全車種銷售冠軍;RAV4全新強化的2022年式亦持續受到市場好評,單月銷售2,590輛。豪華車品牌中Lexus 1月登錄1,762輛,年減46.2%,Lexus仍受到晶片短缺影響,尤其主力車款NX元月新車到港台數有限,影響整體表現。

 
永豐實衛生紙 喊漲8%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政府先前為穩定物價,要求各業者配合春節前不漲價,隨著連假已過,年後恐掀開壓力鍋。永豐實(6790)先前已宣布農曆年後漲價,昨(7)日公告確定2月下旬調漲衛生紙、清潔用品等價格,最高漲幅達20%;零售通路端證實收到漲價通知,部分賣場與電商擬跟進調漲。另一家業者正隆表示,衛生紙目前沒有漲價計畫。

永豐實宣布旗下產品調漲,衛生紙漲幅5%至20%,清潔用品漲幅5%至8%。永豐實表示,原物料占比最高的漿、包材等價格漲幅超過四成,有些更近倍增,因此決定農曆年後適度調漲,預計2月下旬實施,後續銷售價格將視各通路依據檔期而定。

永豐實調漲紙品和潔品,其中消費者購買量大的抽取式衛生紙,漲幅平均約8%,袖珍包衛生紙因長期未調整價格,漲幅最大,上漲幅度達兩成。清潔用品部分的漲幅較小,但反應包材、棕櫚油等成本都上漲,漲幅約5%至8%。

有些通路業者收到漲價通知,計劃在2月下旬調漲價格,但幅度不會如永豐實的產品漲幅,主要是要考量市場競爭力,還有些通路業考量會部分吸收。

量販業者愛買表示,收到廠商漲價通知,相關商品預計2月下旬調整售價。全聯、家樂福指出,暫無漲價計畫,會順勢推出促銷方案。電商東森購物表示,僅微幅調漲,不會全部轉嫁消費者,會吸收部分成本,並搭配促銷活動。

另一大家紙業者正隆表示,家紙部門目前沒有漲價計畫,面對原料成本攀升,公司以提高生產效率因應,從農曆年前開始,也陸續取消通路端的折價、優惠等,此部分的幅度約3%至5%,以降低成本壓力。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