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理財周刊880期封面故事】亞馬遜再進化


【常春藤解析英語電子報】程度為英檢中級∼中高級,文法解析最詳盡、學習最快速吸收,是您必讀的英語刊物。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7/06  |  第6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封面故事 亞馬遜打破遊戲規則 新零售引爆新智造
 特別企劃 李儀坤籲壯大本土FinTech 提高國際競爭力
 活動快遞 現在佈局空單會被軋嗎?
 
亞馬遜打破遊戲規則 新零售引爆新智造
文.高志銘
打入亞馬遜品牌供應鏈的聚陽、儒鴻、東隆興,以及領先轉型智動化的宏遠與提供解決方案的研華、台達電,還有提供自動化設備的高林股都是受惠者。

「新零售」除了帶來線上走向線下通路的改變外,更引發一波「新智造」的發展趨勢。開發客製化的自有品牌已逐漸成為業者積極布局的方向,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自有品牌產品正從過去的消費性電子延伸至日常用品及時尚服飾,為了因應快速客製化需求,更打算自己打造自動化成衣工廠,恐將打破目前成衣代工市場的遊戲規則。

相較電商平台業務,時尚服飾享有更高的毛利率,在亞馬遜販售的各種商品類別中,來自服飾業的利潤遠高於其他產品,並且有持續增長的趨勢。為了打造屬於自己的時尚帝國,亞馬遜已不打算仰賴平台上的第三方品牌商,轉向藉由自身流量及數據優勢,大舉開發自有品牌,並透過追蹤網購交易資料,建構資料庫分析目前尚未滿足消費者的款式和價位。

亞馬遜服飾迅猛發展 市占率四年內挑戰16%

服飾類媒體BOF表示,大數據在亞馬遜自有品牌服飾的營運上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一種款式的服飾沒有受到市場的認可,亞馬遜就會立刻停止這種款式的生產和銷售。一旦某個品牌有了關注度,亞馬遜就會利用龐大用戶數量的談判籌碼,從供應商那以最低的價格進貨,薄利多銷的模式,往往可以讓消費者及供應商實現雙贏的局面。

目前亞馬遜已經陸續開發了八個自有品牌(僅對Prime會員開放購買),包括女性服飾品牌Ella Moon、女性內衣品牌Ma、洋裝品牌Lark&Roe、禮服品牌Paris Sunday、polo衫品牌Amazon Essentials、男性襯衫品牌Buttoned Down、男士休閒服品牌Goodthreads及童裝品牌Scout+Ro。除上述品牌外,亞馬遜還承接閃購網站 MyHabit旗下的自有品牌Franklin & Freeman、Franklin Tailored及Society New York等。

亞馬遜自有品牌幾乎都是主打高CP值,訂價多在一百美元以下。先前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曾預估,約有40%的Prime會員每年會在亞馬遜上花費超過一千美元,同時,Prime會員購物次數更是非會員的4.6倍。富比世(Forbes)預估亞馬遜整體毛利率將從2017年的10%,提高至2023年的10.5%,但在自有品牌成長推動下,2023年毛利率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至11.55%。

隨著消費者行為偏好的改變,實體服飾市場持續受到電商侵蝕已是難以扭轉的趨勢,逼得運動品牌龍頭也不得不低頭,宣布將在亞馬遜平台上開設專賣店。美國投資銀行Cowen & Co去年底報告曾預估,亞馬遜當時在服飾市場市占率約6.6%,今年可望增加至8.2%,五年內更可成長至16.2%,2021年服飾銷售額可達620億美元。

相信在積極發展自有品牌下,未來市場占比將持續提高。正因如此,近期市場對紡織供應鏈的觀察重點,也開始從過去的機能服營收占比、指標運動品牌(Nike、Adidas、Under Armour、lululemon)營收占比及快時尚客戶營收占比,轉向電商客戶營收占比(占比越高,營運越能維持成長動能),當中又以亞馬遜最具指標。

打入亞馬遜供應鏈 營運有望帶來新動能

目前已知有打入亞馬遜自有品牌供應鏈的有成衣廠聚陽(1477)及針織成衣廠儒鴻(1476),下半年將陸續開始出貨,亞洲最大的尼龍六六線紗供應商東隆興(4401),則是透過儒鴻間接打入。另因下半年紡織產業營運將逐步回溫,配合去年同期及今年上半年的低基期優勢,可望提供漲幅仍相對落後的股價,一個絕佳的上漲理由,短線應可正面看待族群的股價表現。

品牌走向客製化設計則是產業的另一個新趨勢,除了亞馬遜自有品牌外,運動品牌Nike、Adidas及牛仔褲品牌Levi's等,也已相繼推出此服務,預期未來跟進者將會越來越多。

產品客製化、客戶自製化 新趨勢成產業隱憂

不過,品牌廠產品走向客製化後,伴隨而來的將是生產走向智慧自動化,甚至走向效率更高的自製化,將為產業未來發展帶來一大隱憂,股價本益比也將有下修的風險。

尤其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流,消費者對產品的主導性又增加,造成需求導向的生產方式興起,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產品設計自然成為大勢所趨。由於大量客製化需要的是靈活、易於即時調整的製造系統,升級智慧自動化生產的工業4.0正可符合其需求。

目前Nike及Adidas已著手打造機器人製鞋工廠,並開始小量生產,不排除未來還會擴展到機器人成衣工廠。今年四月亞馬遜也已申請了個人客製化的專利,打造一間依需求訂製的自動化成衣工廠,專利系統含有紡織物3D列印機、裁剪機器、組裝線及相機,相機所拍快照用於反饋,提供衣物需做出的修改資訊。未來只要消費者對亞馬遜下單,機器人就會開始編織衣服,再確認、打包、出貨。

Levi's十分鐘做出一條牛仔褲

Levi's已在波蘭及南非的自有工廠,進行試點自動化生產,製作一件牛仔褲僅需十分鐘就可完成,不僅讓產品上市速度提升最大化的靈活度,在過去的兩三年中更減少了30%以上的員工,來生產同樣數量的產品。

德國另一運動品牌Puma,雖尚未發展客製化產品,但對於自動化生產也表現得相當積極。負責成衣開發和採購的全球總監Anne-Laure Descours就表示,自動化是成衣製造及材料採購的必要發展趨勢,這將可獲得速度、更好的規劃和預測的方法之一。

為了因應產業快速生產的需求發展腳步,不少業者也紛紛投入此應用的研發。美國加州新創公司Susarel計劃在橘郡(Orange County),興建一座完全垂直整合、配備自動化縫紉機的工廠,執行長Tom Robinson表示此工廠能在三十至四十五天內完成訂單,替服飾品牌製作T恤、瑜伽褲、緊身褲、衝浪褲及帽T等產品,最終還可提供個人消費者客製化訂製服務。

工廠設備包括高速紗線紡紗機、專門改裝的Merrow ActiveSeam工業縫紉機、數位直印紡織印刷機及Susarel專有的動態著色(Kinetic Colorization)和染色昇華技術,能對織物進行更深層持久的著色,除了無需使用化學物質外,也只要使用一杯水就能替T恤染色(傳統方法約要使用四百加侖的水),更具環保性。此機器能雙面印刷,也能印在棉、尼龍、絲綢及羊絨等材質上。目前工廠正在進行最後一輪融資,預計明年開始接單生產。

3D列印 四十五秒做出一件衣服

更驚人的是,美國波特蘭(Portland)工業設計師Brett Stern,已開發出能在四十五秒內自動製造出一件衣服的Formafit Process,可將現成的尼龍、聚酯、氨綸及聚丙烯等合成纖維,以熱成型法處理成3D形狀,同時會從機器中切割出布料,並用超音波技術加以組合,能製造出鬆散或形狀適合的衣服,很適合用來製造運動服、工作服及制服。例如放在醫院內來製造一次性的醫療服裝,也或者放在服飾零售通路,掃描消費者身體後,不到一分鐘就能製作出量身打造的衣服。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80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歡迎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學對一招,賺錢很容易《專業財經DVD函授教學

 
李儀坤籲壯大本土FinTech 提高國際競爭力
文.洪寶山
前一陣子「想哭」(WannaCry)電腦病毒無預警的肆虐全球,電腦中毒的用戶資料不但被隱藏,還被要求以「比特幣」支付贖金,讓政府、企業及個人都人心惶惶,深怕因電腦中毒而遭受損失。隨著科技進步,許多從前只在科幻電影裡看過的高科技,甚至是想都沒想到過的技術一一出現在世人眼前,就連贖金都要透過數位貨幣「比特幣」來支付,真的是如電影情節般令人難以想像。

說到比特幣,我們就不能不談談近年最流行的新主題「FinTech」─金融科技,FinTech包括電子支付、行動支付、P2P融資、股權型群眾募資、數位貨幣、機器人理財、網路保險、雲端會計及FinTech安全等九個商業模式,而比特幣就屬於數位貨幣的一種。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長期投入FinTech研究,並出版著作《FinTech 2.0:金融結合科技,即將顛覆金融業的遊戲規則!》的台灣經濟研究院金融顧問李儀坤說,FinTech是如今的潮流,不懂或排斥FinTech的人,三十年後恐怕將找不到銀行。

李儀坤指出,FinTech最早是在1980年代,從美國大型銀行的資訊化、自動提款機(ATM)裝設,到網路化等一連串的改變開始的,但隨著科技的進步,FinTech有了不同的定義與內容,尤其是智慧型手機出現後,人類的行為更是有了重大的改變,現在每個人隨時隨地都能透過手機辦公或做生意。

因此,一些有創新想法的科技人才利用這個優勢,開發了許多新金融商品與服務,並把技術帶到美國矽谷尋求資金的投入,或將技術賣給科技公司,這些以網路創新商品和金融服務來介入金融市場的產業就是「金融科技業」,而金融科技業也成了銀行的競爭對手。

金融科技業的發展以及其對傳統金融業所帶來的影響,需視該國的國情、政府態度、法系、原有金融體系是否發達,以及民眾使用手機的習慣而定,每個國家的情況不盡相同。例如英、美的金融體系非常發達,照理來說不利於FinTech的發展,但在金融海嘯之後,英國政府發現該國的四大銀行寡占了國內七成的金融業務,進而能夠操控市場利率,而民眾只能被動接受,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英國政府於是鼓勵FinTech的發展,讓金融科技業推出方便、好用又便宜的金融商品與服務來嘉惠大眾。

中國大陸的情況則是一切都由黨來領導,由於中國幅員廣大,黨中央認為FinTech可以彌補銀行的不足,因此積極推動FinTech,省掉長時間修法或立法的過程。台灣和日本的傳統金融體系都非常發達,台灣更因為是全球便利商店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每萬人就有一家便利商店,而且幾乎每家便利商店都設有ATM,等於是把銀行的分行延伸到全台各個角落,使用金融服務的高度便利性讓台灣人不需要特別使用智慧金融服務,也使得FinTech的發展在台灣沒有急迫性。

發展FinTech需一定市場規模

李儀坤說,通常網路金融在相對落後的國家發展較好,那是因為銀行設置不普遍以及民眾在銀行開戶比率不高,因而促成了網路金融的發展。

在FinTech幾個商業模式中,會對傳統金融業造成影響的就屬「支付」及「融資」兩個商業模式,在支付方面包括匯款及網購支付等等,在融資方面目前則僅限於小額及個人貸款。不過台灣及日本由於銀行設立普及,民眾普遍尚未建立使用電子金融服務的習慣,因此傳統金融業尚未感受到明顯的影響。

李儀坤指出,國內銀行普及的現況與1990年政府開放新銀行的政策有關,當時他正借調金管會,經上級指示提出開放新銀行的相關研究報告,在他所提出的報告中建議政府僅開放五家銀行,但結果卻是提出申請的十六家銀行全數獲得通過,以至於目前國內銀行過剩,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和日本一樣成為全球利差最小的國家之一,同時FinTech要進入金融市場的利基就會很小。

雖然FinTech目前在台灣看似沒有發展的利基,但李儀坤認為台灣不能因此而忽略對金融科技產業的培養,畢竟FinTech的發展是全球化的,如果台灣不培植自己的FinTech產業,最後只能打開大門讓外商長驅直入。不過,要發展FinTech產業,不得不面對市場規模這個現實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市場規模支持,產業的發展將非常辛苦,而且也很難跟大公司競爭。

促金融與金融科技業競合雙贏

此外,政府的支持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對金融科技業的創業資金挹注,以及相關法令的修改放寬,都是產業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李儀坤認為政府應該積極思考規劃,培養並壯大本土的金融科技產業,才有機會與國際競爭。

FinTech最大特色就是提供迅速又便宜的金融商品及服務,而且可以隨著環境及科技的演進不斷創新,不過為了維持金融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國內對金融業採取嚴格的管制措施,以至於金融業很難迎合FinTech的發展做出創新與轉型。

李儀坤認為,傳統金融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金融業應該思考如何與金融科技業者合作,例如提供業者創業融資,甚至是投資或併購金融科技企業,讓金融業與金融科技業維持良好的競合關係,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他希望政府可以促進雙方合作,只有金融業及金融科技產業互蒙其利,才能讓雙方都有更好的發展。

除了支付與融資之外,機器人理財也是FinTech領域中頗受歡迎的一個主題,由於機器人可以透過大數據及AI人工智慧,整合並提供消費者需要的金融資訊與服務,而且機器人不會疲倦、沒有情緒,也不會因為個人利害考量而提供不符合客戶需求的建議,因此慢慢的有銀行逐步引進機器人擔負一部分的客戶服務工作,這一方面有可能對金融業從業人員帶來衝擊。

網路時代 要有防毒防駭基本意識

此外,在FinTech產業中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就是FinTech安全,網路的發達以及透過網路使用金融服務頻率的增加,都提高了用戶個資被駭的機率,因此,如何保護客戶以及金融業者本身財產及資訊的安全,FinTech安全業者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李儀坤說,不論什麼事情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各種犯罪型態的受害者,網路犯罪也是一樣,只要上網就不可能完全避免電腦中毒或資料被駭的可能性,更何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論資安人員設計出什麼新的防範技術,要不了多久就會被破解,但這並不是說FinTech安全業沒有存在的必要,相反的是更提升了FinTech安全業的重要性。

既然無法百分之百避免風險,李儀坤建議大家,如果電腦被駭客入侵一定要冷靜的設法善後,讓損失減到最低。台灣的資安法中也有相關規範,當金融業發現受到駭客入侵時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主管機關,以便讓所有的金融業者事先防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損失。

至於一般民眾,李儀坤則認為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原則上國際間的駭客都是鎖定金融業或大企業,不會將時間花費在存款金額較小的一般民眾身上,但民眾若是擔心遭駭,就應該養成定期變更密碼的習慣,並且提高密碼的複雜程度,才可以降低被駭的機會。

科技的進步帶動生活型態的改變,只要生活在這個時代就無法逃避這些改變,既然無法逃避那就只有積極面對,唯有面對它、瞭解它,才不會害怕它,如此才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讓生活更為便利。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80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歡迎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學對一招,賺錢很容易《專業財經DVD函授教學

 
現在佈局空單會被軋嗎?
※理財周刊880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亞馬遜再進化
◎洪寶山發行人語>新零售商機 體驗式經濟
◎財金觀察>人類因熱愛工作而偉大
◎房市觀察>檢視景氣觸底五大重要流程
◎陸股動脈>美歐景氣不同步 股市仍各自表述
◎理財我最大>李儀坤籲壯大本土FinTech 提高國際競爭力
◎楊天迪量價領航>永冠-KY還有前瞻綠能題材
◎邱鼎泰飆股鑫天地>i8軟板大單挹注 台郡營運爆發可期
◎期股捷報>全球股市後續仍得看FED政策
◎能量論台股>布局長榮、中信金、裕融、群益NBI生技

�現在佈局空單會被軋嗎?

�【免費課程】股市幼幼班,歡迎無經驗來上課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