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張是一位年紀四十出頭的資深美工設計師,首次創業開了家小型設計公司,結果幾個月就把多年積蓄花完了,他很懊惱自己不會經營事業,可是繼續回去當資深設計師,實在很沒成就感;類似老張這種說年輕不年輕,說老不老的「專業人士」很多,保守內向型的都以鬱悶終其一生,有些則不信邪的斗膽創業,然而大部分跟老張一樣撞得頭破血流。
【商品再好,也需要懂經營】
很多讀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他們的師長們都「樣版式」的寄於厚望,祝福你們:「有朝一日成為國際級大師」,所以這些「專業人士」都很自然的就朝這一個目標「努力前進」,他們的頭腦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讓自己的專業技能「精益求精」?很少人會想到去進修學習「經營管理知識」,在這些專業人士的心態,他們始終認為自己是「技術者」,所以「經營管理」應該交給唸管理的人去操心。
我以前在連鎖總部當總經理時,底下的美工設計部門主管他就是知名的復興美工科畢業生,平常他都跟我學管理,後來他換到一家房屋代銷公司上班,居然不是當美工,而是擔任業務銷售主任,過沒幾年他就自己創業開了一家建設公司,由於他很懂廣告設計業務,加上他也學了管理,又去歷練業務銷售現場工作,所以他當起老闆一點都不外行,聽說賺了很多錢。
【想當大師?你當得起嗎?】
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想當大師嗎?如果你是歌星,你想不想成為超級巨星?當然想!這有何好問?錯了!我就是要問,你就是要好好回答;在你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請問:「大師多不多?超級巨星多不多?」答案出來了吧?「很少!而且少之又少!」那你還想要當嗎?我再問一次「你真的可以?」
因為很難,所以你把目標設定在這裡,有很大的可能你會「遺憾終生」,信不信?每次我都跟一些「爬不上去」的歌星勸告:「除了是巨星外,其實收入都好不到哪裡,所以你要知道何時要轉換跑道,另謀發展。」
我還跟一位曾經紅遍一時的女歌星建議:「趁著還有點名氣,趕快建立事業,將來好作為後路」;結果她回答我:「不好吧?我的名氣搞這個可能有副作用」,就是因為當年什麼都沒準備,嫁做人婦之後名氣也淡了,如今才後悔「現在搞什麼名堂都沒記者來報導」。
【老闆多,還是大師多?】
藝能工作者就技術等級一般可分為「低中高」三階,只要年資夠深,有過人創意,要進到「高階」並非難事,但是就知名度來說,要成為「大師」,可需要特殊機緣,而且那是百萬中僅有其一,並非人人可求之夢想,例如設計界的「黃永洪、李祖原、溫慶珠」,演藝界的「鄧麗君、張菲、胡瓜、吳宗憲、周杰倫」。
如果你沒有那個八字,你就應該 「及早佈局」,平常多學一些管理知能,你的目標要修正為「經營者」,而非遙不可及的「大師」。
有一家建設公司要賣房子,如果你是設計師,人家老闆會找你畫廣告圖而已,如果你是曾做過設計師的管理人才,老闆會找你研究一起怎麼賣房子,那你賺到的就不只是設計費,還有賣房子的分紅。
你想當一輩子歌星嗎?還是想當生產歌星的老闆?若是後者,別光練歌了,你趕快利用時間去學經營管理吧!
歡迎前來拜訪 「吳建宏顧問的臉書」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看新局企管網的 EZ有聲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